“没有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是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理论家科胡特的一个经典表述。他重在强调父母或早期照顾者的人格对于孩子心灵发展的重要性,也对童年创伤的产生给出了一种解释。如果父母在表达禁止或拒绝时带有可能充满愤怒的严厉,可能使孩子对拒绝与禁止产生过分的恐惧和焦虑,以至于很长很长的时间会因为避免拒绝而对外界停止创造性的探索;如果父母在表达关爱与深情的同时过于带有诱惑性,或许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并不是成长所需的那份依赖,反而在分离与个体化阶段难以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
没有敌意的坚决,表达的是一种理性的非评判性的否定和拒绝。换言之,我们否定或拒绝一个人或一件事时,表达的是“我”不认同,“我”不盲从,“我”和对方的不一样。这是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观点。但两个“不一样”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存在即合理)。并不因些而认为这些与自己不一样的存在是荒谬的。我拒绝,我否定,但是我能理解,能包容,能在自己心中为这些“不一样”留一席之地。没有敌意的坚决应用到人际交往中,其实质便是要求社会里的每个人都要充分尊重他人。尊重他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尊重他的价值观、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既包括我们欣赏的赞同的思想和行为,也包括那些我们不赞同的极力反对的思想和行为。
不含诱惑的深情,表达的是一种非功利性的无条件的情感付出。实际生活中,绝对的非功利性的情感付出是不存在的。即便面对亲人,也难免含有自己意识不到的诱惑。因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在一个存在利害关系的社会环境里,人的潜意识会指挥个体在情绪或行为上本能地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倾斜,因而在表情达意的同时,暗示对方屈从自已或感恩自己只是一种无意识控制的外在体现。比如母亲说“宝贝,考到100分,妈妈带你去游乐园噢……”貌似温柔的话里包含着一种软控制:即考到100分是去游乐园的先决条件。这句话表达了母亲对宝贝的一种有条件的爱,不属于没有诱惑的深情。看,亲若母子,爱也是有条件的。
我个人认为,在处理各种关系中适当地透露出“有敌意的坚决,有诱惑的深情”也是必要的。这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也是对对方的一种鞭策。适当的时机里给予对方适当的挫折。尤其是父母教育子女时,有意设置适度的挫折更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挫折在个人成长中不可或缺,一个在家庭环境里从未碰壁的一帆风顺的孩子,在刚刚走向社会时会很难融入,挫折在所难免。在面临挫折时会选择怎么样的态度,取决于个人对挫折的耐受力。挫折的耐受力,一部分来自父母的遗传,一部分来自后天的历练。因些,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可以有条件。子女获取父母的爱,可以有障碍。这是另一种别样的爱,一样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