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力量超乎想象一一Peter老师第22期《了凡生意经》的复盘

周三的《了凡生意经》和周四的《了凡四训》万人共修联合发起人的能量会议,我全程参与了聆听,感触很深。

由于自己“羊”了,喉咙不舒服不便说话和表达即刻,但会议的声音至今历历在目,今天周末,自己也已阳转阴了,积压的工作也已完成,现在从三点进行复盘。

01. 经典是能量,谁读谁受益

直播连麦的每位伙伴,在分享自己读经典前后的变化时,都谈及自己有很大变化:变得更安静,变得不急躁了,变得更柔和了,归根结底一句话:是自己能量提升了。

人一旦能量提升了,脾气就变小了,因为脾气和能量是成反比的,达尔文曾说过“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

自己从加入到《了凡四训》万人共修联合发起人,带大家一起共读,和大家一起共修,相当于能量汇聚,能更好的激发自己的能量,从经典中吸取智慧,在工作和生活中启迪智慧。

上周四、周五公司内部做了次PK,那两天也是我“羊”了,人最不舒服的两天,全身酸痛,头昏乏力,口干咽燥、喉咙痛。

第一天,我没有给自己定任何目标和计划,仿佛给自己“羊”了找了个最好的借口,但没想到晚上的结果却出乎意料;第二天晨会上给自己订了个目标和实施计划,并且目标是所有人当中最高的,结果下午又是第一个超额完成目标。

这其中真的没有技巧、没有方法,有的就是我在嗓子不能发声还坚持诵读《了凡四训》,因为我深知它会给我生命注入很多美好;有的就只是动了“帮人”的念头,从不计较、从不怨人。

经典是一本书,他更是能量,谁读谁受益。

02. 经典是尺子,量自己不                量别人

何炅说过:夸奖的话可以脱口而出,诋毁的话你要三思而行,每个人都觉得我只是轻踩一下,但是千军万马踩过,也许毁的就是别人的人生。的确,压死骆驼的永远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

读《了凡四训》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可以对照自己,问自己:能做到吗?换做自己能做到几分?自己还有几分的提升空间?

“二文为满,千金为半”的故事,也让我想起在以前做导游时,带团队去九华山,大部分都是带着“求”的念头去的,进寺庙里花高价钱去买各种“吉香”,求财求福求平安。其实大部分是求心里安慰。但往往只要是发大愿,发利他无私的大愿的,基本都会心想事成。

但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一样,如果做好事是为了执着于“求”什么的话,那么做好事也会很累。做好事,最好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心安就好。

经典是尺子,用来丈量自己而不是丈量别人。

03. 经典是教育,我们有义            务和责任去传播

从加入万人共修《了凡四训》联合发起人那一刻起,仿佛就把他当做一份责任和义务,仿佛也是自己余生的一个使命。所以无论工作多忙,每天诵读少不了;无论群里有没有人互动,心情不但不受任何影响,反而更加激发自己内省,自己还没有修到带动大家的功夫,还没有让大家感受到经典的力量。

但因为早很多年,就没有了活在别人的掌声和鲜花中的想法了,早早就明白做任何事情,只问自己心,而不是外求,不求名利。

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在经典里都能找到答案。得了不明原因的病,看下自己祭祖和孝顺上有没有做好或做对;企业没有做好,看看企业文化是否遵循道文化,或者在管理上有没有真正的从爱出发对待客户和员工;在定目标实施计划时,注入的是否是利他帮人的美好念头;孩子没有规矩和不孝,先回看自己做事是否有原则,回看自己是否做好了孝顺这件事。


真的,经典本身就是教育,是有灵魂的教育,是有根的教育,自读自教,自读自修,共读共修,我们一起把能量汇聚,把经典传播。

            写在最后

经典是一本书,他更是一种能量,谁读谁受益。

经典是把尺子,丈量自己而不是丈量别人。

经典是种教育,经典是有灵魂的教育,是有根的教育,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去践行和传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