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
威尔弗雷德·比昂,伟大的精神分析家,克莱因的学生。“当一个人能感受和认知苦难,这个苦难才是真正的痛苦。当一个创伤的人不知道什么是他或她的苦难,这样的人只不过是利用了一些原始的防御。这个苦难将会传递给下一代。”也就是说,如果被创伤者去体验痛苦的情感,激烈的情感得以表达,得到宣泄,理解,倾听,得到帮助重新建构,才能够从创伤中成长,得到康复。如果被创伤者不能感受这样的痛苦,而是用投射性认同、投射、否认、解离等等原始的防御。那么这个痛苦,还会传递给下一代。这是近二三十年来国际研究的热点,把代际传递,强迫性重复跟表观遗传联系在这一起。表观遗传是指基因没有变异,但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
创伤的实质。创伤的瞬间,受害者被压倒性的力量推至无助的境地。创伤性事件淹没了常规的让人体验到的控制感、情感连接和生命意义的照顾系统,并给人留下创伤性记忆。人生最重要的三点就是我要有控制感,要有情感的连接,要有生命的意义,这三部分构成了人的照顾系统。创伤的瞬间,破坏的就是这三个系统。
1、创伤记忆:精神病学家玛迪·霍洛维兹假定了一个“完结原则”,这个原则认为“人类思想中具有处理新信息的本能,使得这些新信息能够适应自我和世界的规划”。这个“完结原则”能让人体验到控制感、情感连接和生命意义。创伤破坏了这些“内在规划”,使人类这种处理新信息的本能遭到破坏,未被完结也不被同化的创伤性体验被储存在一种特殊的“活跃记忆”中,这就是创伤性记忆。
2、强迫性重复:这种记忆有“一种本能的倾向要重复所记忆的内容”。只有当创伤的受害者重建那些被创伤破坏的处理信息的本能,为理解所发生的事情发展出新的精神的“内在规划”时,创伤才能得到解决(重复是为了修复)。弗洛伊德率先将这种难以理解又讨厌的现象称做“强迫性重复”。弗洛伊德在他的临床工作中发现病人大部分时间重复的是些完全或潜在的痛苦记忆,重复导致创伤性受难的行为。患者有种强大的动力似乎是为了避免痛苦,但通常会导致患者自己想要避免的事件再次发生。因而,弗洛伊德认为强迫性重复现象与人的死亡本能相关,是受人走向死亡的本能驱动。可以说,弗洛伊德对这种病人是很绝望和无能为力的。他发现了这种病理现象,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因而给出了令人绝望的解析。
3、重复和创伤的关系:因为这种现象未予以一个可被广泛接纳的解析,这就导致后继者们的继续探索。后继者们认为:一个可能性是原始的创伤带来了伤害,留下了疤痕。另一种可能性是一些裂纹,个体内在的不足造成不可避免的特殊痛苦形式的重复。这里就涉及到创伤事件和人格缺陷两个方面了,也就是说同样的创伤性事件与事件本身和承受者人格发展过程中的健全与否有关。
4、为什么重复?在弗洛伊德之后,学者们倾向于将创伤事件是否对人导致伤害要看承受创伤事件的个体是否“超载”。这种“超载”必须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而被粉碎、被清除。即每次重复患者都潜意识地希望是对这种超载的卸载,或称为一种脱敏。患者为了重建被破坏的控制感,会去依附那种自己知道的魔鬼,患者对这种预先设想的魔鬼有自己的应对方法,哪怕这种方法是破坏性的,但会让患者感到能去控制(偏执分裂的状态)。患者也可以在这种重复中寻求一种需要但丧失的关系等等。通俗地讲,创伤的受害者都会将受难归咎成自己不好,他们幻想如果我做的足够好,灾难就不会在自己身上发生。“像如此之坏的事情,如果我做得比别人要求我的更好,就不可能发生”。(温尼科特说“没有全能感就没有创伤”。全能感意味着,创伤是由我自己控制的,是我造成的;我变好了,创伤就不在了;这样我就能去解决。在精神分析里经常发现,分析师去跟患者解释时,会带来患者的攻击性。没有全能感,意味着发生的事情,我无法掌控,避免不了,那就太绝望了。所以治疗分析的目的,是要他去接受这种创伤,接受已经发生的,往前面走。)因而他们一次一次重复创伤情景,“使那些不能忆起的,不能进入记忆和感受能力心脏的被责难的过去事情复活”。(被创伤者都有强烈的羞耻感,羞于谈他们的创伤,觉得是我不好才发生这些。所以要把过去被责难的创伤强迫性复活,他就有情感体验,他就再一次体验这个创伤。)期待的是我这次一定要做的比上次好!强迫性重复似乎有两方面:1、它是情感无能系统的核心,是一种功能缺陷的情感交流。(他不能去正常地情绪表达,不能正常去流动,损伤了情感的连接,用投射性认同、掌控关系,是一种缺陷模式。)2、它也是试图去继续一种终止在情感发育中较早破坏了的关系,是种去感受伤害的疤痕组织的能力。(这是积极的部分,因为对于伤害我的那个坏人,我好像还有矛盾情感,那我重新体验一次,去感受这个创伤最核心的部分,然后修复它。无论对个人的生命史,还是国家民族的生命史上,强迫性重复总是发生,如果支持系统比较好,有一些强迫重复就是带来了好的结果。)
5、什么是强迫性重复的驱动力?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家保罗·拉塞尔将创伤的情感体验,而不是创伤的认知体验理解为强迫性重复的驱使力量。被重现的是“人为了修复伤害而需要得到感受的内容”。他将强迫性重复看作是再现和掌握创伤时刻压倒性感受的尝试。主要的是恐怖、无助和愤怒、或者只是面对生存危险时简单而未分化的“肾上腺素冲击”。再现一段创伤可能提供了一个重新掌握的机会,但这不是在意识层面的,是个无意识的过程。他们在意识层面是很恐惧这一点。无论以闯入性记忆的形式,还是以梦或行动的形式来再现创伤性体验,幸存者都会带有原始事件所引起强烈情感,幸存者持续的受到恐怖和愤怒的袭击。这是些因压抑而贮存的(负性)情感(无助、恐怖和愤怒),在本质上是最初在遭受创伤时未能感受和体验到的生命对创伤事件本能的反应(创伤治疗就是暴露的过程,那时的情绪都会出来的)。反过来说,创伤者在当时只有通过隔离掉这种本能的反应才能让自己幸存下来。
6、张力:个体的发展在强迫重复和急着要成长之间有张力;在与老一代的粘附和推向成为新一代之间有张力。(在创伤中有一个非常强烈的矛盾情感,爱与恨,施与受有关系。)唐纳德·温尼科特说,There is no true receiving without the first giving of infant to mother.(从来就不是只有妈妈给予婴儿,而妈妈没有从婴儿那里获得。反过来说,从来都不是只有婴儿给予妈妈,而没有从妈妈那里得到。)当父母能够和蔼地给予和接受一个孩子的奉献→可以创造一个有弹性和动力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使孩子既能亲近也能远离父母→继而推进了向前向外的人格的发展。
7、代际传递:当哀悼者不能忍受丧失,而是通过认同丧失的客体来否认丧失,哀悼者变成了这个丧失的客体,从而达到永不失去的目的。之所以不能埋葬丧失的客体,是因为他和客体是没有分离的,分化不好,是自恋的状态;如果他把丧失的客体送到坟墓去,那他自己也跟着一起被埋葬。因此,通过置换,丧失的客体和自己同为一体,就是认同和镶嵌,就像民间的附体。温尼科特说创伤是因为全能感,他通过魔幻的想法,让死去的人永远没死。他是记不得的,也不能提及的,都是缺陷的;他是通过模仿,镶嵌,代替,这是具象化(象征性的)。正常情况下,我们哀悼人死了,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那是象征化的。这种状态伴随着攻击性的释放,通过表达自我攻击来表达对丧失客体的攻击。哀悼者对丧失的客体是有怨恨的,他觉得被抛弃了;是非常强烈的矛盾情感,爱和恨,处于偏执分裂位。有攻击性朝向这个爱的客体,同时,爱的客体又附在自己身上,于是他攻击性朝向自己。向攻击者认同——哀悼某人的创伤以及某人的童年。也就是说,他不是把创伤丢出去,而是要强迫性重复,再来一遍,我表现的好一点,就会有个灿烂的童年。
弗洛伊德在他的“焦虑理论”中指出:认同丧失的客体被视为心理发展途中的首要危险状态。焦虑是恐惧客体丧失的反应,痛则是对真实客体丧失的反应。这里的“焦虑”是存在的焦虑,To be or not to be,毁灭性的焦虑。婴儿生下来,投射巨大的攻击性和焦虑,朝向一个客体,分成好的或坏的。婴儿的精神结构是弥散的,还没有形成(克莱因称之为“失整合”,温尼科特称之为“未整合”)。当我们进入到哀悼状态时是痛的,而不痛则是一些原始的防御,创伤就会传递给下一代。
“至关重要的谎言”:因为防御性的将自己浸润到与重复的攻击者的安全亲密关系中,患者可以隔离自己毁灭性的焦虑而继续成活。我跟你在一起,所以我就不会那么焦虑丧失你。 因为通过“假装”他人进入到强迫重复性的 “安全”中,患者必须压抑自己的欲望、真实、理想以及处于精神成长核心地位的“可能性” 。这个防御,一方面好像有了安全感,抵消丧失客体的焦虑;另外一方面,你自己精神成长的可能性没有了,你活成了别人,你不是活成自己。固着:患者向攻击者认同,但是抛锚了自己的认同。这里的攻击者就是丧失的客体——那个背叛我,抛弃我的人。这是患者的幻想和投射。抛锚了自己的认同,人生就抛锚了,不能往前面发展了。
马勒:分离个体化。人的发展呈现矛盾的两极:冲动朝向促进个体化的成长;冲动朝向与亲密关系的坚固的联结。珀耳塞福涅情结的女性神话,2/3的时间跟妈妈在一起,1/3的时间跟老公在一起。一方面要自己成长,成为冥界的皇后;另外一方面还有对妈妈的情感,忠贞。与攻击者认同:A small boy wish to be his own father.这些人看起来像躯体上与他们的父母亲密无间,但他们实际上很少有真实的情绪上的交换(情绪是混沌的)。因为只有分离成为独立的个体,两个人之间才有真实的情绪的交流,才能认识到这是你的情绪,这是我的情绪。没有分离的时候,孩子就是与攻击者认同。这样的孩子就被冻在那里,缺少了从父母身边离开的动力。
唐纳德·温尼科特:母亲的抑郁就像一种冲击力或侵犯一样,使孩子要将自己当成一个照顾者去照顾母亲,这就导致一个假自体的产生,这种状态就逐渐消融了孩子的真实的自然姿态。这个孩子就成为了后来的病理性的Liar。外在看起来,他发展的很好,但是他找不到真实的自己,不能感受,就像一个行尸走肉,自恋型的人。这可能导致一个二元的认同:与母亲抑郁认同:孩子将自己全部给出以消融母亲(照顾者)的抑郁,我想这可能是临床一些病人空虚感觉的来源。自恋式的自我隔离(力比多撤离):这类孩子倾向于从试图与父母建立关系的方向撤离。我们与父母最终要建立三元关系,朝向外在。而这类孩子看起来跟父母亲密无间,实际上他跟父母没有关系,孩子的力比多撤离,是朝向自身的。“这种精神丧失情绪体验的隔离可能伴随一种防御性的决断,逼迫患者将珍爱的欲望和幻想与一个埋葬在地下的生命绑在一起。”这年轻的一代被认为是嵌入到上一代中,所有潜意识被压抑的带有强烈的复仇情绪的欲望返回到当下,以寻找再一次的突围或治愈。
佛洛依德认为一个倾向于严格自责(内疚)的人是以此来保护或防御认清丧失。研究发现,他们的超我是比较僵硬,不够富有弹性的,是一个创伤的超我。Rochlin认为严厉的超我可能意味着防御性地避开背叛的感受。总不能放下的强烈内疚,患者是有矛盾的情感,我们要帮助患者去探索,有爱的部分,也有从来没有触及的恨的部分。只有这样的探索,才能够放下。相反的,如果只有恨,从来都没有爱,我们也要帮他去得到他爱的部分。
我们用什么来承载我们必死的焦虑?这种创伤是否也防御性地填补着文化中应对死亡恐惧的功能?抑或这就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抑或我们在对代际创伤的研究中又一次面质了我们文化中幼稚性的一面?现实中是大量的繁衍,然后是通过杀戮来消亡,精神上则通过这种创伤的代际传递,让我们与我们的祖先不分离?
哀悼,是指重新整合被压抑的欲望“什么可能拥有?”的过程,重整或重建,可能使受创伤者放弃“什么可能拥有"的这样一种欲望被满足的必需性,使受创伤者具有一种让自己的下一代过较好一种生活的可能性。人生第一次哀悼期:青春期。三岁-五岁:俄狄浦斯期;三岁:分离个体化期;青春期激活俄狄浦斯情结,开始第二次分离个体化。特点是既要独立又要依赖。“十八岁前的日子清晰可见,之后的大片岁月却还是一整张白纸。我被深不见底的未来吓到……黑暗中我悄悄哭了,那天没有人知道,他们旁边的少年正忧愁上身。”人生中第二次哀悼:中年危机。“虚荣过后才发现所有的记忆都会褪色。想到自己的未来,未来于我却好像已经见底,一切一目了然。我为这一眼见底的未来伤感,心纠结成一片”。被称之为出现在中年时期的个人生活中的革命性转折点。其间,在事业、婚姻和家庭生活中常常发生一些突然的或戏剧性的变化,并伴随着持续的情绪混乱。在中年,我们准备去接纳死亡是生活必然的结果......事实上,在生命的早期,我们通常习惯于表现死亡是他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我们呈现明显的搁置死亡的倾向,习惯于从生活中消除死亡,我们试着掩盖。没有谁认为他人的死亡是自己的死亡,我们的无意识是幻想自己的不朽的。在中年,当父母死亡或正在死亡时,死亡已经成为了我们自己的死亡。“父母的死亡撤销了我们通向死亡的最后一道栅栏——病人语”。哀悼不仅仅是在哀悼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去遭遇患者丧失了的或压抑了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再整合体验,特别是再整合潜意识的欲望。通过有意识地再面质和解释患者早期的潜意识的抵消创伤以此获得一个美好童年的欲望,还原患者早年的真实,以此来开启重建的对可能性的希望,这种可能性即是帮助患者较少地循环于创伤中,以及较少地将创伤专递给他们的下一代。在哀悼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患者身上看到有多么强大的动力要去阻止这个哀悼的过程。为了向前走,我们首先必须退后,收集起全能、分离自体的碎片,以及对理想童年的幻想。哀悼即是这样一个矛盾的过程:患者必须去肯定在自己的生活中最不合理和最不现实的部分并放弃这种不合理性。弗洛伊德说过,“精神分析或精神分析式心理治疗是一种能使自我征服本能欲望并使之朝向发展方向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