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异常的繁忙,预约排的满满的。上午一上班来了母子俩,一见面就激动滴说:终于盼到了今天。
这是一对春节前预约的母子,主要是因为大一的儿子出现手背上有发痒的感觉,联想到自己一年前被猫抓伤过手背,就开始怀疑自己得了“狂犬病”,并且反复出现怕光、怕水,呼吸困难、心慌胸闷,以及全身紧绷和莫名的恐惧感。我们暂且称呼他小东吧。
小东自己在网上查看了狂犬病的症状后,越来越觉得自己很符合,天天恐慌不安。在大学当地反复就医,还服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但是感觉还在,无法消除自己的疑惑和恐惧。越来越相信是狂犬病啦。
看着满脸焦虑的母子二人,听着他们焦急的诉说,我却问起了小东初中、高中的情况,原来这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被提前保送到重点高中的“尖子班”,没有参加中考就提前学习高中课程。然而噩梦也至此开始:初中的优越感不在了,成绩在班内中下游,不时被老师同学“中伤”几句:什么成绩不好,脑子不行,思路不对等等,整个人也变得敏感忧郁,加上高强度的学习每天只睡5—6个小时,整个高中的回忆就是“压抑”两字!
幸好高考发挥的好,成绩满意,报考志愿时与父母有冲突,无奈放弃自己的梦想服从父母安排,当然成功进入一所985院校。但早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个月,就出现头疼恶心,莫名的身体不舒服,医院检查没有异常也就没当回事,可是入学仅仅半个月就开始觉得手背痒,对声光敏感,神经过敏,在某一天晚上突然全身发紧、发热,心慌、胸闷觉得喘不上气来,高度怀疑自己得了狂犬病啦!
这个疑惑困扰了小东半年之久,每每听到水流声、看到灯光就很敏感,还有身体不时的发紧,莫名的恐惧,真是有理由继续怀疑啊。
交流时小东和其母明显的焦虑,因为母亲不时插话,就让她到外面等候了。对于高中的事,小东强调的是:目标不高,没想非要考多好,学习难度还能接受,就是太压抑。而对于目前所学专业,小东回答的是:只要是理科都能接受,自己的梦想有点不现实,现在只想做个科研人员,但因为身体原因没法专心学习,所学专业都能及格,只是没达到自己想要的优秀。
谈及恐惧感自己担心,小东说学校当地医院认为是5—羟色胺缺乏给了抗抑郁药物,还做了一次心理咨询。小东说:吃了这么多药,花了这么多钱做咨询,可是也没什么用。
真的一点变化都没有吗?
嗯,就是不那么着急了……
小东身体稍前倾一下,斜着眼看着我,“你打算怎么给我治?”
呵呵!这小子,还想来点挑战?
我微笑着说,“不急,我先找张废纸,给你画个图来说说…”
实在不能浪费大白纸,不巧,手边没有废纸,就在小东的“斜眼”里慢慢翻动旁边的一摞病历,然后拿出一张用了一面的纸翻过来放在面前,用铅笔画了个大大的圆,开始了“头脑理论”的介绍。
除了意识和潜意识当然重要的是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批判区的形成和沟通的原则,小东不住的点头说是,然后着急地问:意识和潜意识怎么沟通呢?
那你知道催眠吗?
催眠?知道,你要给我做催眠吗?
说说你知道的催眠…
催眠是开发潜意识的一种方式,你怎么给我做催眠?
咳!这小东还真着急。
于是我开始了暗示感受性测试,紧接着做了一个动力催眠小流程,整个过程小东很认真,也没有刻意配合,随着他手臂一次次靠近胸部手指接触到脸,慢慢地小东的眼神有点迷离,眼睛不由自主闭上,当我把食指和中指触到他的额头并随着一声“睡着”,小东的头一下子就垂下来,手臂缓缓放到大腿上,进入一种放松的状态里。然后再不断深入、深入……唤醒时,当我数到3时又不由自主抬起头,跟随着指令深呼吸后睁开眼睛。起身后满眼迷茫地问:我被催眠了吗?成功了吗?
哈哈,好可爱的样子!
接下来伯恩斯量表的评分见证了催眠的效果,焦虑分数从11分下降到4分。
随着我的提问,小东明确地说:对,我就是全身一直绷着,放松不下来,现在觉得太舒服太放松了。
带着期待、带着好奇,约好了下次的时间,小东和妈妈离开了。我知道这只是开始,而接下来的路还“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时间和次数继续巩固这小小的疗效。
其实,小东所患的就是心理科常见的“疑病症”。疑病症是一种总是怀疑或坚信自己患有严重躯体疾病的神经症。患者会因为一些症状怀疑自己患了某种疾病,反复就医。尽管各种医学检查结果都正常,医生也反复地说明和解释,均不能打消患者的疑虑。有些患者的确可以诊断某些并不严重的慢性疾病,但患者围绕疾病的症状、诊断、治疗、保养、预防等,存在明显的过度疑虑。这种疑虑已经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生活,带来痛苦。
以往常常是药物和认知疗法联合治疗,而现在我用动力催眠直达潜意识。要知道,感觉变了之后,认知自然就随之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