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登天的感觉:我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by邱晓东
登天的感觉
又是一本在书架上放了很久的书,最近终于掏出来读一读了。
书名用了“我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一度让我觉得十分浮夸,仿佛在消费哈佛大学(也可能是编辑的意见吧,毕竟“哈佛大学”确实很引人注意)。然而文中的内容却相当朴实,语言简洁,用词通俗,尽可能用平易近人的词汇介绍了许多咨询的案例。
印象深刻的有三点:
第一,咨询的技术是服务于人的,要因地制宜。
在书中介绍的几个案例中,作者分别也使用了几种不同的治疗技术,例如当事人中心疗法、现实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等。虽然可能是为了出版书籍而特别选择了不同的技术,但是也很直观地呈现了咨询师工作的灵活性。想起我的老师说过,他努力把我们培养成像中药铺子里的抓药先生一样的角色,身后的中药柜里装了许多种技术,来访者来了便尽可能“对症下药”。说到底,技术只要好用即可,毕竟真正核心的还是关系。
第二,咨询的建议应当落到实处。
咨询中有一张搞笑的图片是一位来访者要求咨询师给一些具体的建议,而咨询师总是用“你觉得我会给你什么意见”等话语回避,最终导致来访者暴跳如雷。“不给具体建议”的法则似乎深深印刻在咨询师的心中。然而本书则相反,为了帮助解决学业问题、沟通问题等等,咨询师会给出许多具体的指导,例如推荐去学校的写作辅导中心、通过角色扮演来练习与父亲沟通。这些方法既实在又有效,能够让来访者快速地学会解决问题。相比于不给建议地启发来访者该怎么做,我想书中的做法也并不差。毕竟一些好的示范也能够助益个人成长,站在咨询师的肩膀上,来访者可以更快地学习如何解决问题。
最后,概念化的基础是人,然后是抽象。
我在学习咨询的过程中,常常会机械性地尝试使用一些理论理解来访者,结果导致理解怎么也不够全面。后来在意识到,咨询的概念化虽然是抽象,但也是具象——我们不能脱离具体的对象进行概念化,不应当局限于所谓的“流派”当中。这让我想起有一天,我与小伙伴在讨论存在主义疗法中的死亡,另一位朋友沉默无言,许久之后才说:她听我与另一位伙伴辩论具体的理论细节,然而在她听来这样的辩论是无意义的,于她而言,这些理论的核心都是为了给人以安定平和,理论细节的讨论并无多大意义,就像咖啡豆,虽然颗粒度不同,但是终归是咖啡豆。于咨询的概念化而言也是如此,抽象于来访者的概念化最重要的是能够回归和反馈给来访者,让ta安定平和地前进或者斗争,其次才是概念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