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班课程复盘约练(2)

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25王新喜坚持分享第138天约练80+9+16读书会42第四期约练挑战第58次2021-04-04

    3.31日的第二次中级课,刘老师主要进行了答疑,主要是针对老师们在约练中遇到的困惑进行解答。今早老师们结合着自己的约练感受分享了刘老师答疑部分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些点。我回听课程后,也梳理了一遍。

1.追踪问句,顾名思义,如,希望学习好的来访者。

学习好了会怎样?妈妈会很开心。

妈妈开心了会怎样?会表扬我。

妈妈表扬你之后会怎样?感觉很不错。

感觉很不错时又会怎么样?会更努力学习

努力学习后呢?学的更好。学的更好会怎样?……(提着线头问下去,让当事人看到好处与变化)

2.代表性问句可以不用,但必须要会。

做长程咨询时,更多的是陪伴加等待的过程。营造一个安全、稳定、温暖、稳固、积极的氛围,让来访者放松,敞开聊,慢慢的改变当事人的认知,思维模式,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事情也有更多的思考。

选几个自己有倾向的代表性问句记住,用多了,每个问句都可以结合语境,有着千变万化的调整。

3.问题解决与建构解决之道的不同

一次的咨询更多的是解决问题。建构解决之道,要进行多次的咨询,主要是让当事人拥有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是授人以渔的过程。

4.做咨询师时,头脑如何做到清晰?

想要做到头脑清晰,约练100场咨询师后再说。做咨询和学开车是一样的,没有捷径,做就好,练习就好。最大的捷径就是没有捷径。

5.咨询目标:能积极回答老师问题,和同学们玩在一起,家长却说孩子成绩怎么没有提高?该如何回答

接纳家长的情绪,软化语言。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成绩提高,让孩子更好。或者他以为她说了目标。

肯定他对孩子的关心,之前聊时好像…,当然您希望孩子的成绩提高,如果孩子愿意的话,我们可以针对这个方面继续聊。

6.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做咨询师时,不知道怎么问话了,就先不问,沉默就好了,给当事人思考空间。“别的好像也也没有了,别的好像也没有了(重复后,沉默),好像还有…”。当事人自己就会把线头接上了。

7.朋友的孩子不上学,也不做咨询,朋友怎么办?自己学习听课,扰动整个系统的变化。家长需要成长自己提升自己,逐渐具备陪伴孩子的能力,共同面对问题的能力。

8.是什么让你想要自我接纳?如果做到了自我接纳,会有什么不一样?自我接纳具体指的是什么?

是什么让你希望能够应对?如果知道了怎么应对,对你的帮助会是什么?

9.孩子问:写作业有什么用?

你觉得有什么用?没用。

啥时候没用?一直没用。

一直没用是什么时候?三四年级没用。

三四年级以前呢?

写作业后,老师就不说他了,嘴上说着没用,但还在做着。

10.做咨询时,容易超时,怎么调整?

首先,约练看看自己的内心。有的容易超时(想讨好的,想帮别人的,想领情的,希望见效快的…),有的不容易超时(不喜欢的,不好惹的,聊不下去的,强势的,无效果的…)。超时不超时都在自己,规则会不会被破坏都在自己。

破坏设置,影响效果,无欲则刚。

11.孩子考砸了,家长与孩子约定提升成绩,结果没有按照约定进行,父母很生气,该如何帮他们?

先感受来访者的感受,先接纳来访者。我们跟来访者是一伙的,要保护来访者的权益。不能要求来访者去理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考砸了,家长着急,协商后不执行,生气。云手接住来访者的情绪,换位思考家长的感受,气消了,思考看法就出来了。

12.咨询需要几次才能进入状态,不经过几次很难进入状态,除非消费型的来访者,有很好的觉察。抱怨型和游客型的来访者,会是谨慎观望的状态。

13.咨询是一场探宝之旅,更具挑战性。讲课相对来说更容易掌控全场。

14.没有阻抗的来访者,只有不懂变通的咨询师。

坚冰之下,必有暖流涌动。

好奇三问:是什么让你想要…?如果这些都实现了,会有哪些不一样?实现后,具体表现有哪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