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记

班上有十多个常睡觉的男生,夸张到几乎每节课都在睡,夸张到各科任老师一致表明不曾看到他们清醒过。按正常状态,活力四射的年龄,他们只可能精力过于旺盛,不可能整天萎靡不振。所以睡觉的原因无非两种。其一,贪玩熬夜。其二,对学习缺乏欲望和动力。私底下也找他们聊过,但是基本无效果。

其实我也采取过很多方式去阻止他们,除了努力把课堂打造得更有料有趣之外,还会丰富课堂形式,变换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就是千方百计让学生别睡瞌睡。但是无效。最开始其实是抱理解态度的,觉得他们可能累了所以犯困,所以总是温柔的提醒他们,慈爱的引导他们。后来发现他们天天这样,软硬不吃,毫无改变。逐渐也失去了耐心。

在与学生的私下交流中了解到,这帮人本来成绩还是不错的,大部分高一的时候还是重点班成员,由于当初在班级睡得太过深沉,所以沦落到平行班来。看着他们精神萎靡而又年轻稚嫩的样子,真是觉得有点可惜却又无可奈何。

我常跟学生说,学生上课睡觉,就像瘟疫一样,如果不及时阻止,会传染。同时也是想着这帮学生如果再不醒过来,就这样萎靡的状态面对当下,暂不谈能不能学到知识收获成长的问题,他们未来极大可能会沦为社会的渣子,在不断的放纵中撕掉自己的青春,毁掉自己的人生。所以出于最基本的道德素养,都会坚持管下去。只是时间久了才会发现,管其实没用,他即使服从老师的安排站起来了,站到讲台旁边来学习了,他的心思也没在学习上,要不就是想方设法眯着眼睛睡,以老师不易察觉的姿势,要不就是处于神游状态,总之就是不会按要求参与学习。

所以有时候也会想,一节课就四十来分钟,每堂课都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提醒,去督促这帮人,真的值得吗?那些热爱学习,那些专注于课堂,那些目标明确,学习欲望强烈的学生,不是更需要被关心,更值得被温情以待吗?占用全体的时间就为了这波压根不想学的人,对爱学的人来说公平吗?同时这帮学生往往做作业不积极,要课代表亲自催,需要老师亲自喊,需要老师盯着交。背书更是夸张,会为他们开辟一条专门的背书通道,早起督促,课余时间督促,自习课督促,但是效果依然很不好,他们有各种理由各种借口去逃避这个问题。想想对我来说公平吗?占用了我那么多课余时间,花了那么多的精力,那些为他们而浪费的时间,我本可以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啊。但是身为老师,确也无法容忍学生不做作业,不背该背的书,所以真的两难。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读书改变命运,这在情理之中。其实身为教师更是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不仅要贡献家庭,更期待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贡献社会,贡献人类,能在大有可为的时代有所作为。但是不得不面对的实际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一定会有所作为。平平凡凡的日子才是大部分人的常态。

所以对于那些实在对学习缺乏动力的学生,学校和家庭是否可以给予更大程度的包容。比如说既然学文化提不起兴趣,是否可以考虑让他们去发展一下自己的特长,在这大好的年纪里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认清自己的爱好,然后全情投入。那如果家长知情的基础上学校可以怎么做呢,比如说开设几个这样的班级,专门为找不到方向,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设置。课程跟常规课区别开来,着重在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着重在引导他们发掘自己的特长,着重在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着重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人生道路。把引导他们认识自己放在首位,在认清自己之后再考虑能力的培养。

如果家长同情,学校能这样做,既是真正为学生的发展做考虑,也是真正的做到根据实际情况树人。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很肤浅的设想。

我还是去了解一下怎样帮助不愿背书的学生把书背得比较实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深入阅读之讲课篇: 一堂《青蛙和蟾蜍 好朋友》的备课让我对于“深阅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一个简短的故事,简单...
    静水0722阅读 3,297评论 0 5
  • 梳理一学期的语文教研,经历的“引领-示范-成长”深耕课堂的教研成长获益良多,是对成长的反思,也是对课堂的叩问;是在...
    静水0722阅读 1,547评论 0 1
  • 几件小事的思考串联起来,不知不觉在这堂课中找到了印证,印证的过程也是确认的过程,更是成长的过程。听课的过程,也是思...
    静水0722阅读 2,563评论 0 3
  • 上周以来,被工作推着走。周末清扫家务,仿佛也是在清理自己的内心,让一些随着春天的肆虐而去,让另外一些在心头扎下根来...
    静水0722阅读 3,332评论 1 1
  • 今早上班不用送孩子上学,被送到临近学校的地方,自己悠达悠达走去学校,一边走,以便重温梅子涵老师的“儿童文学的意义”...
    静水0722阅读 3,411评论 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