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都被一种惯性思维深深捆绑:想要得到,就必须用力去追。追客户,追订单,追资源,追认可,追风口,追朋友……我们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说服、推销、恳求、表现,甚至某种程度的“乞讨”中。感觉就像在旷野里声嘶力竭地叫卖,试图抓住每一个可能路过的人。这种“追”的姿态,不仅让人身心俱疲,效果也常常差强人意。更重要的是,它在无形中拉低了你的价值位势。因为人性中有一个不易察觉的开关:越是奋力追逐,越显得你“需要”;越是显得你需要,对方就越不觉得你“珍贵”。真正的力量,从不是向外索取,而是向内构建,自然散发。追逐是能量的耗散,吸引是价值的共振让我们诚实地审视“追逐”的本质。它是一种能量向外发散的状态。你的注意力被外部目标牵引,你的情绪随着对方的反应起伏。每一次被拒绝,每一次需要费力解释,都是一次能量的消耗。这就像一个推销员,挨家挨户敲门,大部分时间花在应对冷漠和质疑上,成交率却低得可怜。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追逐”本身就在传递一个低价值的信号。当你表现出急切的渴望,当你需要不断说服对方你的好处时,你在潜意识层面其实是在告诉对方:“我没有足够好,所以我需要你的认可/购买来证明自己。”这种姿态,自然难以赢得真正的尊重和对等的合作。而“吸引”则完全不同。吸引,不是守株待兔式的被动等待,而是主动构建强大价值内核的结果。它是能量向内汇聚,自我强化的过程。当你把焦点从“如何说服别人”转向“如何让自己变得无可替代”时,一切都开始改变。你不再关心外界的嘈杂,而是沉浸在深度工作、打磨技艺、创造独特价值的进程中。你的知识体系、你的解决方案、你的个人品牌,共同构成了一个强大的“价值引力场”。就像一块磁铁,不是去追逐铁屑,而是自身磁场足够强时,铁屑自然被吸附过来。那些被吸引而来的机会、资源、客户,往往自带“同频”属性。
2025-05-0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会清晰地感受到「钱能够拓宽选择权」的这个现实。然而,很多人超级喜欢热议「怎么花钱」这个话题,...
- 区域王的2种发展路径 一、战略,是一种选择 战略,就是选择,选择在哪里战,选择在哪里略。 事实上,无论是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