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她的父亲早亡,母亲终日郁郁寡欢,悲悲切切。母女二人靠母亲的养老金寒酸度日,深居简出。邻居们贫穷浅薄,常常恶语相向。可以想见,生长在如此环境中的少女,是多么渴望有一束光,照亮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暗淡时光啊。
而他,就是她生命里的那束光。
他是一位作家,当他还未进入她的生活时,就已经带有一种光环——富有、奇特、神秘。这个生性腼腆,胆怯羞涩的姑娘,在最初就被他吸引了,他忠实体面的仆人,新奇别致的家具,丰富好看的艺术品以及藏书,对她,无一不令她好奇,使她着迷。
及至她见到他的那一刻,他“是那么的年轻、漂亮,身材颀长,动作灵巧,英俊潇洒”,简直令她惊讶。
这个十三岁的姑娘,凭直觉就清晰地意识到他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既贪玩、轻浮、热情,喜欢奇遇,在所从事的艺术方面又无比严肃,认真负责,学问渊博。而这种双重人格更让她着了魔似地被他吸引住了。
从此,她只对他的生活、他的存在感兴趣,将自己全部的热情都投注在他身上,她偷偷地观察他,窥视他,刺探他的行踪,默默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
然后,有一天,他看了她一眼,“那眼光温暖、柔和、深情,似乎是对我的爱抚”,他冲着她含情脉脉地一笑。一眼万年,从此她就在心里把自己献给了他。
这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天真地以为,他的柔情蜜意独属于她。就在这一瞬间,这个还未成年的姑娘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从此永远属于他了。
即使,后来不久,她就知道,他含情脉脉的微笑,他温柔动人的目光并不单单是对她,而是对每一个跟他接触的女人。
其实,这种眼光并不是他有意识地表示多情和爱慕,而是他对所有女人都怀有柔情,使他一看见她们,眼光就不知不觉地变得温柔起来。
可她还只是一个孩子啊,毫无阅历和思想准备,无人指点、提醒。她一头栽进这命运的深渊,任由自己死心塌地、舍身忘己地爱他。
你是我的一切,是我整个的生命。世上万物因为和你有关才存在,我生活中的一切只有和你连在一起才有意义。
这已经不单单是爱了,这分明是一种信仰。
张信哲的歌是怎么唱的来的?
我爱你,是多么清楚多么坚固的信仰
我爱你,是多么温暖多么勇敢的力量
不管心多伤,不管爱多慌
不管别人怎么想
爱是一种信仰,把我带到你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