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关乎人民幸福安康与社会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基层治理理念,不仅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更是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基层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以人民为中心,具有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论述始终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性,这是基层治理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确保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使治理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以人民为中心,统领思想价值。基层是社会矛盾纠纷的源头和疏导口,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坐标,以百姓关心的权益问题为切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例如,在制定基层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广泛征求意见,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大限度预防、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以人民为中心,形成社会共识。人民的小事构成国家大事的“细胞”,基层治理涉及人民群众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突出共建共治共享。要“问计于民”聚民智、“借力于民”聚民力、“放权于民”聚民心,形成基层治理共同体。可通过建立村民委员会、志愿者服务队伍、社区网格管理服务队伍、社工服务队伍等共建形式,让居民参与到社区环境整治、文化活动组织等工作中,增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有效应对多样化的群众诉求,推动基层治理从政府的“独角戏”向全乡的“总动员”转变。
以人民为中心,找到公私平衡。基层治理千头万绪,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基层干部要厚植为民情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处理好“大我”和“小我”的关系,找到公与私的平衡点,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积极作为。基层干部既要着眼于农村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又要关注农民的个人利益和现实需求,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