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些见识的吃客,对街边随处可见的黄焖鸡小店必定是不屑一顾的。他们可上星级酒店,也可下老字号饭馆,甚至去大街小巷转着圈蹲地摊,以示对美味的执着,对舌尖的膜拜。但他们通常不可能到一家黄焖鸡小店,就算进去,也不会拿出手机,对着煲里热气腾腾的黄焖鸡拍照,除非是发现了一只苍蝇。
但这阻挡不了黄焖鸡的店越来越多,名声越来越大。没有美食纪录片来拍,没有美食家力捧,点评网上也没有太多好评,但这几年功夫,在雄鸡状的中国地图上,黄焖鸡无处不在,从济南出发,雄赳赳气昂昂,甚至都跨过鸭绿江,飞过太平洋,让人感慨:莫愁前路无只鸡,天下处处黄焖鸡。
最初,我也是不以为然的。原本,黄焖鸡作为鲁菜中一道名气普通的菜,和葱烧海参、九转大肠等没法相提并论,想追溯出些野史,也不容易。我看过一些类似韩复榘爱吃黄焖鸡的传说,应是牵强附会,就像朱元璋要饭,乾隆南巡,慈禧西逃一样,都不小心成了各种小吃的形象代言人。黄焖鸡使劲翻家谱,才到了民国,足以说明其历史并不悠久,也侧证了山东人还是老实。
我在由济南市饮食公司厨师学校1973年编写的《济南菜谱》上查到了黄焖鸡,在鸡类做法上排第一。介绍说先用雏鸡剁去嘴爪,剔去大骨,剁成两三公分长宽的鸡块,再把油烧六成热放白糖炒汁再放甜酱,然后放葱姜和鸡块煸透,倒酱油,加高汤、南酒,开锅后撇沫,加盖用微火炖至八成烂,换中火煨,把汁色都挂在鸡块上……最后做出来,特点是:色泽红亮,香嫩味美。
这种做法的黄焖鸡,之前的很多鲁菜店都有。大概二十年前,济南开了家专门做黄焖鸡的小馆子,基本上也是如此,只不过“红亮”成了“黄亮”,其酱味和甜味拿捏的好,汤汁尤其下饭。那家馆子在朝山街那边,要进胡同拐几个弯,门脸狭小,面积逼仄,但客人每天都爆满。我前年还去过,不知道今年“创城”有没有被关掉。
所以,五六年前,刚看到路边的黄焖鸡小店时,我还以为是那家店的分店,至少也是类似的做法,就凑热闹去吃了两次,发现区别很大,几乎完全不是一种做法,偏辣偏咸,没多少留恋之处,就一直没有再去。直到有一天,有朋友从北京来,聊美食不亦乐乎,他竟上来就说:“济南的黄焖鸡应该是第一吧!能否请我去吃正宗的黄焖鸡?”我一时惊诧,不知如何做答。
原来济南不知不觉间,竟成了闻名遐迩的黄焖鸡圣地!在鲁菜被川菜、粤菜远远甩开距离的今天,从齐鲁大地走出的黄焖鸡,让多少刺参枯萎、腰花凋谢、里脊干枯、鲤鱼跳入卷帘门啊?
其实,就算是鸡的做法,在山东也是丰富的。比如德州扒鸡、临沂炒鸡、菏泽烧鸡、枣庄辣子鸡等等,各有千秋,都是鸡中之美味。济南南部山区的炒鸡也好吃极了,但现今比起黄焖鸡在国人心中之地位,恐怕也只有借高铁和专卖店之便的德州扒鸡可以PK一下,其余都只有被秒杀的份,正所谓:鸡鸡复鸡鸡,还是黄焖鸡。
难道是黄焖鸡的水平一直在提高吗?存疑中,这些年,我又去了不少连锁店吃黄焖鸡,发现还是老样子,谈不上多好吃,却也不是不能下咽,吃完了没什么余香勾魂,但当你一个人急着吃饭,发现在各种快餐里,其实黄焖鸡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店随处皆是,进去不用等多久,一个煲里有肉有菜,不会十分肥腻,也不会过于寡淡,基本的口腹之欲得到了解决,仅仅如此。
但是,仅仅如此,也许就够了。
我想,黄焖鸡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美食未必要多美,关键是易食。与其在挑剔中浪费时间,不如随便吃点把肚子填饱。毕竟,有钱又有闲的人是少数,大部分人的大部分人生,也就是吃个凑合,简简单单;活个凑合,糊里糊涂。
年轻时惧怕平庸,殊不知平庸其实是一种好的福气。只要可以平庸的心甘情愿,就会有幸福感源源不断,就像生生不息的黄焖鸡。
摄影:孔杰
不掺水,不媚俗,不抄袭。
有态度,有营养,有趣味。
以各种原创为主,以更新缓慢来保证每一篇文章的质量。
活过三十九年,写过十一本书,编过三四部戏,录过二十几集《百家讲坛》,我是魏新,这是我的唯一的微信公众号,再次谢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