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错误估算任务所需时间,是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错误。在时间领域有一个与墨菲定律同源、但貌似悖论的侯世达法则值得牢记: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接受任务之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才好呢?比“越早开始越好”更切实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所谓做事拖延,不是拖延着做事,而是拖延着不开始做事。明知自己拖延的人很痛苦,因为他们不是不知道该做什么,而是不知道为什么“无法进入状态”
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是:回避困难。任何一个任务都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相对简单的部分和相对困难的部分。如果世界上的任务都是由简单的部分构成,全无困难之处,那就没有人会遇到挫折或者遭受失败了。可现实明显并非如此。专做简单的,回避困难的。
所谓“三思而行”在我看来就是指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虑相关的3个方面:内容(What)、原因(Why)、方法(How)。任何任务都起码具备3个属性:何事(What)、何因(Why)、何法(How)。清楚了解一个任务的这些属性,对最终能否完成该任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去“三思”。
思考
第三章笑来老师正式跟我们开始讲解时间管理的内容了!首先提出一个大家最常遇到的一个错误认识“侯世达法则”,完成任务时总是超出估算所需要的时间。这种错误直接导致时间管理失败,任务计划无法正常完成。导致此类情况的发生就是对时间错误的估计,做的过程一直觉着Deadline还远,自己在Deadline到来之前肯定完成。这种感知时间的错误在处理新任务时更是时常发生,因为没有参照时间,同时错误的高估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导致时间预估错误!
同时笑来老师还提到我们做任务时的一种错误认识就是避重就轻,遇到困难就逃避,只做简单的任务。对于简单任务由于时间充裕而导致简单的任务时间使用被拉长,本来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被拖延了,时间利用率降低了!
同时笑来老师指出拖延症本质是一直拖延着不开始任务,“完美主义”心理一直要准备好才开始,而事实上“准备好了”却迟迟不来,最好的动作就是接到任务立马开始。
思考本人行为
之前很感触的一句话就是“种一颗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而后是现在”做事需要立马开始,活在当下。之前一直做事有拖拉,总预算时间还多,迟迟不能开始,等到要上交时结果被动拖拉了,完成不了,或者效果不好!另一种情况是安排客户工作一直都有点拖拉,要客户方面准备工作都做好再去,但还是常常出现无法按时完成培训的情况,好些突发情况都是没发预料的。
行动
听笑来老师的一席话,再结合PDCA系统,针对自己的工作任务。以后要逐步克服拖延习惯,对接到的任务及时安排处理,给分类到四象限内,多做重要不紧急的事,及时处理重要紧急的事!结合每日To do list更高效的工作,做好时间管理,和时间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