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床夜雨忆从前,二陆初来俱少年。
今日相逢头似雪,秋风匹马客衣单。
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苏洵落第,从此看淡功名,专心学问,并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他给两个儿子分别取名“轼”和“辙”,并写下《名二子说》的散文,解释了对两个儿子的期待。
文中说:“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苏洵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车轮、车辐条、车顶盖、车厢四周横木,都对车上有其职责,但做扶手的横木,唯独好像是没有用处的。尽管这样,如果去掉横木,那么我看不出那是一辆完整的车了。苏轼啊,我担心的是你因不会装饰自己的外表,而让别人不知道你的作用啊。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辙走的,但谈到车的功劳,车辙从来都不参与其中。尽管这样,遇到车翻、马死的灾难,祸患也从来波及不到车辙。这车辙,是善于处在祸福之间的。苏辙啊,我知道你是可以免于灾祸的。”
所谓“轼”,是车前用做搭手的横木。苏洵给大儿子取名“轼”,是希望不要锋芒毕露。苏轼聪明、豪迈、洒脱,但也因此容易受人中伤。而“辙”,就是车辙的意思,它只是车辆过后留下的一条痕迹而已。车莫不循辙,然而论功劳,车辙是没份的。所以“辙”要甘于平淡,但如果车翻马毙,辙却总是完好无损,取名“辙”,是希望可以免祸。由此可见,苏洵对两个儿子的了解以及为他们取名的深意所在。
事实正如苏洵所预料的那样,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苏辙同科进士及第。苏轼一生宦海飘零,弟弟苏辙总是百般周璇,照顾哥哥。苏轼因“乌台诗案”身陷囹圄,奔走相助的依然是弟弟苏辙。
当年苏洵在《名二子说》中写下了对儿子的期待,也印证了苏轼、苏辙后来的人生轨迹。一生得遇如此睿智而慈祥的父亲,也是苏轼、苏辙的幸运。(资料引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