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主题的教室。不仅需要在外在的硬件环境上构建软件的制度也必须到位。殷老师针对班级普遍存在的问题,每个月有一个大的习惯主题,全体学生,该月的核心行为都围绕该习惯主题或德性主题,如诚信主题和注意力训练等。一周有一个小主题,如整齐有序的评比,那么如何营造软性环境条件呢?殷老师从知、行、评、联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首先“知”,利用主题班会的主阵地进行班会强化重构和升级认知。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维度入手对学生的认知进行重构。
第二是“行”。围绕着行就要展开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活动,而这类活动恰恰就是一个班级的特色活动。到这个时候也许你会幡然醒悟,原来所有的特色班级活动都不是拍拍脑门随便想出来的。而必须是根植于学生内在发展的需要,顺其自然而来的呀。
第三就是“评”。评就是反馈与评价,一个核心习惯的产生必定少不了有效的反馈。一个行为习惯,一个主题素养是否达成也必须清楚的呈现出来。奖励先进帮扶落后激发动机。
第四就是“联”。联系家长家校联手,在班级里辛辛苦苦培养的好习惯或者好品性。在家里两三天都可以败的精光,这就是5+2<零的现象。那么我们必须把家长的力量也联合起来,让他们清楚明白的知道班主任在这一段时间在实施什么习习习惯主题,在家里他们应该如何配合老师辅以相应的措施?
有了顶层制度的构建,那么我们可以学习殷老师在班里开展各项的训练。就会做到有地方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