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中国哲学家的哲学,在论述和说明当年,比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大有逊色。这是因为中国哲学家的不作为,而不全部是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能力问题。所谓“乃折枝之,非携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注:出自《孟子,梁惠王》就是折树枝这样简单的事情,而非携泰山跨越北海这样艰难到不能实现的事情,喻有能力做到但不愿意去做)。
所以中国哲学家并没有多少人以知识本身来作为自己的爱好,所以不会为了知识而寻求知识。不但不为了知识而寻求知识,即使对于那些能够直接为人增进幸福感的知识,中国哲学家也只愿意施行它来增加幸福感,而不愿意空言讨论它,所谓“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注:译我要寄托于言辞议论,不如用行动来表达更有力)。
所以中国人一向不重视著书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中国哲学家,大多讲究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就是立德,外王,就是立功。他们的最高理想,就是着实拥有圣人的德行,着实施行帝王的大业,成就的圣王,就是柏拉图所说的哲学王者。
而不能施行帝王之业的人,才去推行圣人之道,不能推行圣人之道的人,退而求其次去立言。
所以著书立说,在中国哲学家看来,是最倒霉的事情,是不得已的事情。
所以在中国哲学史当中,精心编撰,首尾贯穿的哲学书籍,是很少的。往往是哲学家本人或者他的门人后生,七拼八凑平时的书札语录,就成了书。成书很是随便,所以他们的道理虽然足以立言,但支撑道理的议论,往往过于简单零碎,这也不必有什么忌讳去说的。
但是,中国古代是在竹简上写书,极为夯重。因为竹简夯重,所以著书立说务必追求简短,往往只将结论写出来。这样的办法,成为一种风尚,后来的作者,虽然已经不受物质(竹简)的限制,但也没有改掉直接写结论的做法,这也可以是一种解释。
《中国哲学史》第6页
【悟】实用主义?追求知识本身就是快乐呀,立德立功只是附加,没有立德,没有立功,知识就没有用吗?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