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很容易理解的一章,老子高估了愚人的理解能力,或者在当年这个逻辑显而易见,但现在人们显然是不接受的。
世道险恶人心不古,木心先生写《从前慢》的时候,慢就已经是过去式,再没有人愿意慢慢培养或者慢慢变富了。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人心敏感又脆弱,时时刻刻提防着一颗心,保护着自己,谁想要糊弄谁都不容易,但凡嗅出一点疑似PUA利用的味道立刻下头,身未必能立刻远离,心已远远的就地冰封。想要用套路,这年头怕的就是你不用套路漏不了馅看不透。
现在要的是以真心换真心,人人都是一面镜子,被如何对待决定着怎么对待别人。
问题在于,人人都这么想的时候,谁先走出第一步。教程和现身说法都在教育别人怎么做,自己试探犹豫不敢走出半步,谁先主动谁就输了。
无解的悖论,没人相信了。以其智多,再无人敢信。
国辩辩题:《如果有永远相爱的思想钢印,你要打上吗?》熊浩一脸冷峻克制的讲述了《长安的荔枝》,集万千宠爱的杨玉环想要求取永恒,菩萨问这世上什么是永恒,杨玉环说,坐下的江山,得到的宠爱和长安的荔枝。春去秋来,桌上长安不败的荔枝有多少人不眠不休置生命和一切所不顾才能保有这新鲜,杨玉环并不知道,她只是日日享用这新鲜不败的荔枝,直到,江山不在,杨玉环得到一尺红绫。没有什么可以永恒不变,永恒之爱不过只是长安的荔枝,只有在红绫垂下,杨玉环才得到最后的领悟。熊浩的结论是,不需要这个思想钢印,毫无必要也毫无用处。
确实毫无用处,来到必然会改变的节点谁也拦不住,杨玉环和唐玄宗谁变谁不变,没人可以预测。
但是,杨玉环悲惨吗,从结局来说是的,从过程来说不是。她幸福了一辈子,享尽万千宠爱只在最后时刻,而且是极其短暂的悲惨离世。这过程,又何尝不像人生呢,终局都是死亡,过程才是真正拥有的。而天真单纯也有才华的杨玉环,过了辉煌璀璨又有趣的一生。
智不多,相对她无法掌控只能入宫的命运来说,她已经把自己的一把牌打到了极致。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注解】
凡是真正明白“道”的规律的人,并不会用聪明巧智治理人民,而是用质朴,宽厚,真诚的对待人民。
普通人之所以难以治理,往往就是因为使用了太多技巧方法。因此,用巧智治理国家,必将会是国家的祸患;不用巧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能够懂得这两者之间的不同,也就懂得了道的规律。
总是处于领悟,遵循这个法则的状态,就是最高的德行。最高德行深不可测,遥不可及,与万物一同回归质朴的原点,最终顺应“道”的理念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