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王村毕氏掌故
由于王村周围新建了王耐,王铝,八三以及岭子煤矿等大企业,外来人员陡增,他们在普遍好奇毕氏家族历史名人的同时,另有好事者借儿童游戏,附会戏说名人。本来的游戏是俩个儿童玩,一个拿对方手拍打其手心说“鼻子”,让对方指自己鼻子,如果指错地方算输,继而改说眼、嘴、耳、眉、胡子等等其他地方让对方指到那里。然而经过故意附会却改成游戏名为:鼻子---眼,(毕自严);鼻子---有,(毕际有);鼻子---须,(毕自肃,肃的乡音为须);严重影响个人声誉。后来由于涉及毕氏祖先尊严遭到众人反对,所以很快悄悄的偃旗息鼓不再乱说了。这里要特别声明,只是记录一段不雅的旧事,不是故意伤害毕氏朋友,万望见谅。从另一方面看当时也附带着变相传播了名人,让外来者产生进一步了解他们事迹的兴趣,诚如斯人所知。毕自严:1569—1638,明朝进士,户部尚书,太子太保,著作繁多。从他开始多代族人得到圣旨达三四十道,现在仍然保留着四道。毕际有:自严的次子1623-1693,1645年清朝拔贡,江南通州牧。邀请蒲松龄(1640—1715)到家塾执教三十多年,助其完成文学名著《聊斋志异》,是地方特产王村醋初始商号的东家。毕自肃:1580-1628,1616进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太仆寺少卿。毕道远:1810—1889,清朝进士,都察院左都御史,礼部尚书。另有任县州府等官员多人。
西铺村子虽然文人官吏名声不小,但是住户不多,来租房住的工人子女更少,从外地初来乍到的儿童们都不敢乱串门也不能走远,最方便的地方是从校门口向东走过一栋房子,拐进毕家建筑群溜达着看景致。由南向北过好几个院子,后边是花园,出去是后街,向北的胡同头上就是租住的房东家。印象深的景致有两处,中间的院子里有棵蝴蝶松,由于松树不高平铺着长,外形象蝴蝶而得名,几百年了还比较茂盛,仅有个别树枝开始干秃。树冠外围比双人床大一些,长在半人高的土台子上,垒着一圈大石块,孩子站在地上只能看清弯弯曲曲的枝条,在大人指点下允许登上北面的振衣阁(藏书楼)往下看才可以领略蝴蝶的意境。从高处俯瞰真的名不虚传,整个树冠外形确实象平铺的绿色蝴蝶,身上还长着细“毛毛”呢!老人们传说前几年北京来人研究过,讨论能否整体搬到北京,结果怕活不成放弃了。后花园有鹅卵石小路,金鱼池,花坛,假山,剔透的玲珑石,这时期已经没有后门了,可以随便在里面玩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