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风波背后的成长叩问

五月的晨光斜照在教学楼的走廊上,谁能想到这看似平常的课间碰撞,竟如石子投入深潭,激起层层涟漪。

五一假期前夕,K不小心撞到了X受伤的手。万幸只是虚惊一场,双方家长积极配合处理,我本以为此事就此翻篇。然而,平静的表象下暗流涌动。假期里,K妈妈一通电话打破了这份宁静。原来,两个孩子在QQ上因为检查费的事起了争执,言辞激烈,X甚至扬言要打K。我深知电话沟通容易产生误会,赶忙安抚K妈妈,承诺先与X妈妈沟通,确保不会发生冲突。

拨通X妈妈的电话,才知道是X用妈妈的手机与K联系,说了些过激的话。X妈妈正在教育孩子,X也意识到自己的冲动,保证不会付诸行动。我将这个消息转达给K妈妈,暂时平息了这场风波。

今早,在教室门口,我遇见送K上学的K爸爸。他满脸担忧,既怕孩子打架,又想找X了解情况。我心里一紧,生怕事情激化,先与K爸爸在门口沟通,确认他没有过激想法后,才把两个孩子叫出来。K爸爸耐心劝导,我也在一旁安抚,想着以我对这两个孩子三年的了解,应该不会再出什么问题,便向K爸爸保证事情已经解决。看着K爸爸放心离去的背影,我长舒了一口气。

早读课后,我刚进办公室准备吃早饭,K突然慌慌张张地跑来找我,眼眶泛红,声音带着哭腔,说X打了他。一股怒火瞬间涌上心头,我快步走向教室,把X叫出来质问。X低着头,小声说当时太冲动了。我压制不住心中的不满,一个早晨的时间,这哪里只是冲动?明明是矛盾没有得到真正化解。

无奈之下,我再次联系双方家长。X爷爷关切地询问K的情况,还提出要不要去医院检查;K爸爸则语重心长地教育两个孩子。幸运的是,两位家长都通情达理,在他们的引导下,X诚恳地承认了错误,两个孩子也握手言和,承诺不再追究此事。

看着家长们离开的背影,孩子们重返教室的身影,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这次事件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X一直是个懂事、踏实的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不算突出,但其他方面都很优秀。可这学期以来,他的情绪明显变得敏感、易怒。之前和他谈心时,我了解到他的妈妈在外地工作,平时主要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更关注他的学习成绩,很少注意到他的情绪变化。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得不到理解和关心,他内心的委屈可想而知。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强,渴望被认可、被理解,家庭情感支持的缺失,或许正是他性情转变的重要原因。而我作为老师,尽管尽力沟通劝解,却深感力量有限。

此外,这次事件也给班级管理敲响了警钟。看似偶然的课间碰撞,却引发了一系列矛盾,这提醒我课间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引导学生文明课间活动,及时发现并化解学生间的小矛盾,都是今后班级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这次课间风波,不仅是两个孩子成长路上的一次经历,也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唯有努力读懂那些未说出口的暗语,蹲下来凝视那些隐秘的创口,方能在带刺的青春里,看见即将绽放的、颤巍巍的美丽。


【专业反思】

1. 创伤代际传递:X用肢体冲突复制了祖辈的沟通模式

2. 情绪表达失语:当代少年困境的双重性(网络虚拟宣泄 vs 现实情感缄默)

3. 家校共育盲区:79.3%的教师表示难以触及"成绩外衣"下的真实需求(数据来源:2023中国青少年心理白皮书)

4. 安全管理新维度:数字原住民时代的冲突迁移(从现实到虚拟再反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穿短裤风波 -------听不到的话 解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 天气不错,带着愉悦的心情行走在上班路上。一进校...
    莲若一阅读 1,339评论 0 3
  • 爱打爱闹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男孩子更是如此。 在还没到这之前就听说城里的孩子事儿多。我刚从农村来到这...
    yiqiedouhao阅读 721评论 0 0
  • 因脚伤请假在家,班上的日常事务大都交由代理的班主任董老师和数学武老师处理了。这天中午,打开手机,看到班级微...
    巴山夜雨_b45f阅读 1,534评论 0 1
  • “老师,老师,有人打架了!” 几个学生进到教室,着急的冲我喊道。下午的第一节课课间,我正在讲台上调试课件。听见这话...
    123_b3fc阅读 44评论 0 1
  • 周二中午要去宿舍休息的时候,吕佳无可奈何地告诉我:“老师,我上午丢了五块钱,秦小新丢了三十八块钱。”我一...
    一树快乐阅读 3,57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