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如果让你选择雕琢一块璞玉是用锄头还是用刻刀,你会选择刻刀;可是你是否正在用手里的锄头去雕琢孩子这块璞玉呢。
摘抄一些值得自己谨记于心的段落,写下一些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学会放下手中的锄头,换成刻刀。
第三章 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
引用原文1:爱孩子,就帮他创造一个和谐的局面,不要给他制造麻烦。
我的思考:
貌似我好像反而是经常制造麻烦,捂脸。昨晚孩子写作文,题目是围绕中国的世界级物质文化遗产展开写作,收集资料,用遗产一个特短贯穿全文的去描述。孩子从8点开始思考,查资料,到9点了还没下笔,我真大的是万分着急,这得到什么时候才能睡觉,于是我就不断打断孩子说,时间太晚了,不要顾及那么多,随便写一个交了,然后再好好思考再做修改。孩子被我整怒了,说不行,他要想到一个特点可以贯穿全文,我只好退出房间,但一会我又忍不住进去看,还没动笔,我又打断他给他出主意,可是他都不采纳,依然保持他自己的思考。我只有怒气冲冲的离开他房间。事后想想,他自己对自己写作要求高是好事,他有自己的见地是好事想我为什么要去打断他,破坏他呢,这个时候应该支持他,牺牲的无非就是一天睡眠不足了,坏不到哪里去,还好我没有打断成功,不然那就得不偿失了,因为如果他真的想胡乱应付不认真对待,那以后做事岂不很糟糕吗?我应该不要做麻烦制造者,应该支持他的决定,等他安心做完后再来总结说下次遇到写作文要提前思考,要预留足够的思考时间就好。
引用原文2:实事求是是个很大的话题,探究没有穷尽,实事求是又是个非常简单的事情,无须任何技巧即可处处实现。这四个字素颜无痕,却给人以最好的保护,极尽平实,却给人带来光彩。我想再一次地说,给予孩子这四个字,真是比给他黄金更珍贵啊!
我的思考:
我自己做不到的地方,需要改变我自己的认知,每天拿出来念一遍。
实事求是,谨记于心。
章学习总结: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
第四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用原文1:在培养“好习惯”过程中如果方法用得不对,恰恰就培养了坏习惯。方法用对了,好习惯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正确的方法,其实远比错误的方法简单易做。
引用原文2:所以家长和老师在管理孩子时,一定要小心,不要站到教育的对立面去。遇到每一件具体的事情都扪心自问一下:我是在教育孩子,还是在操纵孩子。被操纵的孩子不由自主地把心思用于反操纵上,他会渐渐变得毫不在乎大人的话,堕落,并且丧失理性和自爱之心。写作业是当前儿童教育中,最为密集地表现“教育”还是“控制”的事件,这个事情上最需要家长反思。针对这一问题,哲学家弗洛姆的一句话值得家长们一千遍地体味:“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然而这样的操纵是错误的。”
我的思考:的确,应该反思,我到底是教育孩子还是操纵孩子,显而易见,我是操纵,经常孩子一不听话一不受控我就开始很焦虑,然后就开始粗暴的大吼,语言攻击孩子,其实现在看来,这真的是自己无能做好教育的一种表现,因为无能而只能发怒树立自己的权威。其实这些年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问题时也多多少少知道这些理论,但就是一直做不好,总是在自己无能时就开始使用愤怒这一招,不知道何时才能调整过来,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只能寄希望于自己多读书,多思考,修炼内在,让自己真的做到从容淡定,接纳自己的无能,让愤怒消停,实在不行就先安静走开,等自己想好怎么解决了再沟通。
引用原文3.我发现,替孩子写作业不但没有坏处,而且有很多好处。 首先是没让作业为难孩子,没有让孩子觉得上学是在受苦,保护了她的学习兴趣;其次是让她知道,学习是个最需要实事求是的事,既不是为了为难自己,也不是为了逢迎他人,这让她更务实,也更高效;此外,让她从作业中解放出来,有了更多的业余时间。
我的思考:关于替孩子写作业这件事,我家没发生过,没这个机会,好像孩子学校这方面还是比较OK的,一个字只写3个,我甚至觉得写少了,因为孩子好像生字记得并不牢实,看完作者的文后我觉得可能记不牢也不是量不过的问题,可能还是孩子用心的问题。不过这件事倒是让我想到了姐姐,我佩服姐姐也有作者这样的思路,当时姐姐的孩子就是作业太多,很多都是重复刷题的感觉,姐姐也告诉孩子如果是她会做的就不用写,她帮她写,我当时还表示很不能理解,姐姐的孩子今年上高二,成绩非常好,分数能考上清华了,由此可见姐姐帮写作业并没有坏处,还保护了孩子的学习欲望。而哥哥家的孩子和姐姐家的孩子是同一年的,在教育方法上真的天差地别,孩子也确实天差地别,这让我觉得,教育真的是个系统工作,不同的教育理念可能短时间看不出太大差别,把时间拉开后,差距明显出来。所以我一定要即时调整我自己。记住,还是相信孩子,尊重孩子,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
引用原文4.这里要提醒的是,“自由时间”绝不可以拿来消费在看电视上,电视是另一种捆绑,对孩子来说尤其是一种坏消遣。这个时间可以让孩子读书、找小伙伴玩耍,或者和家长一起跑步、打球、下棋等等。任何有利于孩子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活动都是好的。
我的思考:读到这里我瞬间心塞,我现在虽然把时间交给孩子自由安排了,但是他的自由时间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然后要到喊他睡觉他才想起要看书,也不愿参与运动或玩点别的,作者是怎么做到让孩子不喜欢看电视而做这些事情的呢。我发现如果我严格不让孩子看电视,他就会去看书下棋之类打发时间,但是他的情绪就会特别差,保持和我对抗,那我怎样才能做到让他心甘情愿不看电视呢,这个要好好思考下,计入待办事项清单,一定要想出办法来调整。
引用原文5.孩子在各个学习时期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一样,就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制来说,我认为小学阶段主要解决学习兴趣的问题,初中阶段主要解决学习方法的问题,高中阶段拼的才是勤奋。
我的思考:孩子已经马上6年级了,现在谈培养兴趣还来得及吗?如何培养呢?我之前是否也用刻苦学习要求过孩子,而用好成绩做甜馍馍去引诱孩子呢?为什么我都没有答案呢?
也许本来我自己也觉得学习是件苦差事吧,那会鼓励自己的也是刻苦努力换来好成绩换来好未来吧,从来没想过把学习当成件快乐的有兴趣的事情来做,所以现在我基本把学的东西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引用原文6.事实上,每一个忘我地投入到学习或工作中的人,他一定是对学习或工作建立起了兴趣或责任感,这种兴趣和责任感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常常超越了生理需求。平常人看到的是他们在饮食起居上的“苦”,看不到他们置身于喜爱的事情中的“乐”,就以为他们是凭借“苦”取得成功的。实际上,他们不“苦”,他们只是“痴”,其中的乐趣别人体会不到。
我的思考:的确,建立了兴趣和责任感才能长期废寝忘食持之以恒投入,我其实也是建立了这种联系才做到的,一旦失去兴趣真的很难坚持,像我现在放弃的工作才坚持了一个月我就坚持不下去了。
本章作者还提到关于孩子迷念玩游戏的事情,这也是我头疼的,作者说可以用要求孩子玩游戏到什么程度情况下才去奖励孩子想要的另一样东西,让他把玩游戏当成任务,这样可以充抵一些他对游戏的迷念,我觉得好像有道理,想试一试,但是孩子没有另外想要的东西怎么办呢,是不是可以挖掘一下。这个也列入思考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