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冯友兰先生写给外国人看的,介绍中国哲学史的书。樊登说刚好也适合现代的中国人去读。或许因为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接受的现代教育已经很少涉及到中国的这些古典哲学思想的著作。或许在日常的阅读中也很少去阅读到这些哲学著作。总之对这些哲学思想的了解是很缺乏的,至少我是这样。只依稀记得上学时课文中有论语的《劝学篇》,庄子《逍遥游》的节选。对于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孟、荀子和其他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虽然知道,但对他们的具体的思想主张不是很了解,仅仅记得历史书上的一些关于他们的内容。
本着追溯本国文化的想法,我一直很想去深入了解这些深刻影响我们文化的哲学思想,希望自己对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本书共有二十八章,考虑到“贪多嚼不烂”,需要细致地啃读这本书,所以计划分两周读完,本周读完第十六章。
冯先生说他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古时人们受教育启蒙所用的《四书》就是儒家思想的典籍。一个人的最高成就是什么?是成为圣人,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他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他的人格是“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具有这种人格。入世和出世是对立的,如何把这个对立面统一起来,这是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也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说到中国哲学的源头那就是诸子百家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对百家进行了分类,大致分为六个学派:第一是阴阳家。第二是儒家。第三是墨家。第四是名家。第五是法家。第六是道德家。
冯友兰先生根据刘歆的理论总结出: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着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
我们先说儒家: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孔子是周礼的守护人,他和他的学生是学者同时也是《六经》的专家。所以这个学派被称为“儒家”。孔子认为,为了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最重要的事情是实行他所说的正名。即是“实”与“名”的相符合。如,为君者要与君的责任和义务相符,要行君道。关于人的德行,孔子强调仁和义,特别是仁。“仁”是什么?孔子说是“爱人”。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履行社会义务的人。在《论语》中的“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道德,而且是指一切德行的总和。所以“仁人”与“全德之人”同义。孔子关于精神修养发展过程时所说的很有名的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学”是指“道”,是我们用来提高精神境界的真理。“三十而立”,是指这个时候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四十而不惑”,是说他这时候已经成为知者。知者是懂得承认世界存在的必然性,一心一意地尽力做我们知道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计成败。“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这时候也认识到超道德价值。“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到了七十就能从心所欲,而所做的一切自然而然的正确。他的行动用不着有意的指导。他的行动用不着有意的努力。这代表着圣人发展的最高阶段。
下面来介绍一下儒家的理想主义的代表人:孟子
孟子的最著名的思想是人性善,孟子的意思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圣人,就是孔子,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也承认还有些其他成分,人本身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孟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民贵君轻,君若没有圣君必备的道德条件,人民在道德上就有革命的权利。
接下来介绍儒家的现实派代表人:荀子
荀子最著名的就是性恶说。《性恶》篇中,荀子企图证明,人生来就有求利求乐的欲望。但他也肯定,除了恶端,人同时还有职能,可以使人向善。那人如何向善呢?荀子认为人们一定要有社会组织,人们也就需要行为规则。礼的功能就是对人的行为规则有了规范。有礼,才有道德。遵礼而行就是道德,违礼而行就是不道德。
现在我们来看看荀子的最出名的学生韩非,他是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认为管理国家需要“法”(法律,法制)、“势”(指“权力,权威)、“术”(指办事、用人的方法和艺术,也就是政治手腕)三者缺一不可。法家的治国之道是建立在人性恶这个假设之上的。“无为而无不为”是法家也是道家的观点,法家认为君主具有种种工具和机器,用来进行统治,有了这些,就无为而无不为了。法家还认为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平等,将礼抛弃,只靠赏罚,一视同仁。
接着我们来讲墨家,墨子哲学的中心概念是兼爱。墨子出于游侠,兼爱正是游侠职业道德的逻辑的延伸。后来侠客们很爱说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就是出自这个思想。墨子认为,天下的每个人都应该同等地、无差别地爱别的一切人。“天志和明鬼”,墨子认为天帝会监察人的行为,特别是统治者的行动。他以祸处罚违反天意的人,以福奖赏顺从天意的人。还有许多鬼神,也同天帝一样,奖赏那些实行兼爱的人,惩罚那些交相“别”的人。
冯先生认为道家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杨朱。《老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二个阶段,《庄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三个阶段。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阶段。
杨朱的最有名的一句话是“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可以看出杨朱的基本观念是:“为我”、“轻物重生”。这些观念显然是反对墨子的,墨子是主张兼爱的。道家哲学的出发点是全生避害。杨朱的方法是“避”。这也就是普通隐者的方法,他们逃离人世,遁迹山林,希望这样就可以避开人世的“恶”。
第二阶段:《老子》。冯先生认为《老子》这本书是后人托老子之名所写。老子关于道和名的一段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地、万物都是有名。但道是无名,同时一切有名都是由无名而来。“道”是“无”“名”,是“无”,是万物之所从生者。老子认为“反者道之动”,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这构成一条自然规律,所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关于处世的方法,老子认为全生避害,保生之道是柔弱、谦虚、知足。柔弱是保存力量因而成为刚强的方法。谦虚与骄傲正好相反,所以,如果说骄傲是前进到了极限的标志,谦虚则相反,是极限远远没有达到的标志。知足使人不会过分,因而也不会走向极端。著名的道家学说“无为”,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它只是要为得少一些,不要违反自然地任意地为。从以上学说,老子演绎出他的政治学说,理想的国家是有圣人为元首的国家。只有圣人能够治国,应该治国。这是儒家和道家一致的地方。不同的是,儒家认为圣人一旦为王,他应当为人民做许多事情;道家认为圣王的职责是不做事,应当无为而治。
道家的第三个阶段:《庄子》
冯先生认为这本书和《老子》一样都是后人托庄子之名所写。《庄子》的第一篇逍遥游,庄子认为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们获得相对幸福;绝对幸福是通过对事物的自然本性有更高一层的理解而得到的。逍遥游以鸟为例,来说明相对幸福。大鸟能飞九万里,小鸟从这棵树飞不到那棵树。可是只要它们都做到了它们能做的、爱做的,它们都同样的幸福。而这个相对幸福是相对的,因为它必须依靠某种东西,需要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其自然能力才能得到。但是这种发挥在许多情况下是受到阻碍,例如死亡、疾病、年老。庄子本人有个很好的故事,可以看到绝对幸福是怎么获得的,是“以理化情”。庄子的妻子死了,他不仅不悲,反而鼓盆而歌。庄子说其实世上本来没有他妻子这个人,现在他妻子死了,只是回归到世界本来的样子,如四季的轮回一样。何必悲伤呢。道家认为,圣人对万物的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所以无情。这里的无情不是没有感情,而是说他不为情所扰乱,而享有所谓“灵魂的和平”,他的心再也不受世界变化的影响了。用这种方法,他就不依赖外界事物,因而他的幸福也不受外界事物的限制,可以说是得到了绝对幸福。在《庄子》的第二篇《齐物论》中庄子认为是、非的概念都是每人各自建立在自己的有限的观点上。所有这些观点都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事物永远都在变化,而且有许多方面。所以对同一事物可以有许多观点。“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无毁,复通为一。”例如,用木料做桌子,从这张桌子的观点看,这是成。从所用的木料的观点看,这是毁。可是,这样的成毁,仅只是有限的观点看出来的。从道的观点看,就无成无毁。《齐物论》中还讨论了一种更高层次的知识。讨论了“一”。“一”究竟是什么,这是不可言说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一对它有所思议、言说的人之外的东西了。这样它无所不包的统一性就丧失了,它就实际上根本不是真正的“一”了。
这周就分享到这,下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