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来访者共舞

心理学家波尔斯曾经说过,我们以为我们活在一个四周都是玻璃的房子,我们看到的都是全世界,其实我们活在一个四周都是镜子的房子,我们所看到的都是自己。这一次的来访者,因为童年时期原生家庭缺乏父母的关爱,早年遭受的创伤,一直影响着她的思维与行为模式,影响着她的每一段关系的建立,让她觉得困惑,觉得痛苦。

来访者从与朋友关系的建立开始叙述,一点点回忆起她的童年,5岁的时候被妈妈责骂的委屈,11岁的时候下雨天被揍的小孩,18岁的时候没钱只能天天吃素菜的痛苦。。。。。妈妈的苛责,爸爸的不作为,我能深深的体会到一个不被爱的孩子的痛苦、委屈、挣扎,虽然自已小声提醒自己:别着急,耐心听。但是面对来访者,我感受不到她的情绪,她已经学会用情感隔离合理化各种事件,我忍不住提醒来访者,这个事情我觉得,我体会到。。在我用这些词语时,其实我就已经在自己的世界中独舞,而来访者只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阻抗,继而进入来访者与咨询师各自在自己的世界中跳着对方看不懂的舞蹈。

所以,与来访者共舞这个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也映射童年的关系、现在的关系;这三种关系往往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咨询师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不仅要理解和接纳来访者的情感和经历,以一种非指导性的方式,与来访者共同探讨其内心世界,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潜力和资源,还要引导和支持来访者探索和解决问题。这种互动不仅仅是咨询师单方面的指导,而是双方在平等、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共同参与的过程。

这次咨询,我作为咨询师,一再提醒自己要贴着来访者的感受走,知易行难,不知不觉中就忘记自己的身份,忍不住替来访者解决问题,这大概就是初级咨询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咨询师要从来访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用咨询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一边当教练,一边与来访者共舞,学会用自己的第三只眼去看,第三只耳朵去聆听、感受来访者话语的表层信息和深层含义。在咨询师这条路上,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