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上说人们常犯的错误分不知道和没做到。这让我想起来央视的一个晚会前夕,主持人调查人类用的词汇量最高的一个词语,很多人都回答的是“不知道”,结果这个不知道的词语就成为高频使用的词语了。可问题是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领域当中,如果不知道出现的次数越多,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将会成为一团乱麻了,所以平时的我们要尽可能努力已读完,清单的避免这种不知道的形象才好。
所以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就像梁老师说的不断的用新知识去填补未知的空白,这样才能够避免“不知道”的错误。 一个好的清单并不是事无巨细,无所不包,而是要遵守三个原则,分别是简洁、高效、可测,简洁就是不要面面俱到,只列需要提醒我们的关键点,高效就是重在看效果可测,是要具体有可操作性,效果应该能够进行观测,并根据改进。书中说首先它不能太长,检查项目的数量最好在5—9个之间。其次,清单的用语要精炼准确,要是使用者所熟悉的专业用语,再次,清单的版式要简洁一目了然。
要做出一份好用的清单,有两个技巧,第一个技巧是要抓住关键点,清单不好用,往往是因为面面俱到,太复杂了,所以要去掉所有不必要的内容,留下的都是关键,切中要害,抓住主要矛盾,要到底什么是主要矛盾?
简洁,高效,可测。这三个词语说起来容易,但落实起来的时候却不那么容易。它需要我们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在复杂的语言环境当中捕捉到关键点,再用具体而微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洞察力,这种捕捉关键点的能力,是需要大力修炼才行的
制作一份好用有效的清单,不但要简洁、高效、可测,还要有两大技巧是抓住关键点和设置检查点,有个好清单就能发挥好作用吗?不见得,说点极端的,其实法律条文就是一种清单,写得明明白白,而且不遵守的话后果严重,但为什么还总是有人违规违法?生活中并不缺清单,往往缺的是人们的使用。这也是我们探讨的第三个问题,如何用清单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最重要的就是用,一次一次尝试,一次一次改进,大家觉得呢?
应用中最难的就是要去抓主要矛盾,怎样分得清主次,最最重要的就是学着运用清单,改善自己的现状,边做边改,边行动边提升。
我们不喜欢列清单用清单,常常用不好清单,基本上是两种原因,第一觉得清单太简单,偷懒不想用,第二觉得清单太死板,不想被束缚。只有针对这两点有清醒的认识,才能真正用好清单。
先看第一个原因,清单太简单,偷懒不想用,确实,即使在专业领域,大部分清单上的项目也都特别简单,一张典型的手术清单上会写着手术前要询问患者的名称,手术的名称、手术的位置;一张飞行清单上会写刹车是否松开,机舱的门窗是否完全关闭……这些都是一些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操作,看上去会觉得这是在侮辱我的智商吗?这些还需要写吗?当然需要。我们说过再牛的人也会有忘了错了的时候,不爱用不想用也必须用。飞行员从第一天接受训练就被要求要无条件的使用清单,这是铁一样的纪律。有一个飞行机师就说,对于我们来说,缺的清单感觉就像没穿衣服一样,本质上来说清单就是在培养这种遵守纪律的职业精神。精心设计的清单,会帮助我们节省有限的脑力,做更有价值的事儿。
现代社会面对各式各样的复杂问题清单,时刻提醒我们遵守纪律,使用工业化标准化的流程和方法,更容易实现可复制的成功。
《清单革命》读到这里,我用三句话回顾一下:重视清单是逻辑,减少犯错,复制成功;制作清单是习惯,简洁高效,切中要害;执行清单是纪律,大脑外包,分工合作。清单的思维很容易理解,使用清单的习惯也不难养成,但这个看似貌不惊人,极其简单的方法,却可以帮我们在复杂世界中更好的安身立命,用简单来对抗复杂,也许就是我们阅读经典的价值,也是享受思考的乐趣。
日常工作生活,忙是常态,经常睡前脑子里还在排列着明天要做的事,思量着事情的轻重缓急,有时实在做不了的不得不舍去。工作和生活若不能合理安排,一天24小时似乎真的不够用。
所以,读一些这类的书很有必要,它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加强做事的高效性,这是能看到的效果,看不到的是我们因为做事更有条理,能更幸福地工作,舒心地生活。
比如,我们要家庭旅游,在开始收拾行李前,先逐一列出所需物品的清单,然后再对照着清单,将所有必需物品整理归置妥当。同时,也因为清单罗列具体,可以很方便地发动我们的家庭成员有效参与进来。
所以,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善用清单能帮助我们防范错误、有效自查,增加对事情的掌控感。让我们把清单用起来,助力我们的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