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庆幸,有一些话,自己到底还是没有说出来。以后,我会爱上别的人的,年轻岁月如此漫长……”这句话出自李娟的《我的阿勒泰》。我想,人一生中都曾经历过吧!少年时一种隐晦的好感和喜欢,一段青春期里懵懂的暗恋,不被说出口,清澈而纯粹。
《我的阿勒泰》同名改编的电视剧即将上映,这本书是我很久之前读过的,今天看到电视剧宣传视频时,一度怀疑这是我读的《我的阿勒泰》里面的内容吗?
宣传片中有两幅画面令人心驰神往,一幕是男主角于适(饰演巴太)骑着着骏马在草原上驰骋,浑身散发着强烈的荷尔蒙气息,一种不被驯服的野性与力量美。晚霞映红了半边天,照亮了少年纯净明朗的脸庞,自由而热烈。
另一幕是一个身材高大的俊逸少年,手持弓箭,牵着马行走在草原上,衣袂飘飘,虽看不清少年的脸,但硬朗的轮廓将性张力拉到最大值,不得不说导演是懂的拿捏氛围渲染的。
该剧讲述了出生在阿勒泰的汉族姑娘李文秀,大学毕业后一直想要在繁华都市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却屡屡碰壁,无奈之下只能回到家乡,和开小卖部的母亲相依为命,意外结识了哈萨克少年巴太。
个人认为李文秀的原型是现实世界里的李娟,巴太的原型是麦西拉,原著中俩人的故事仅是《我的阿勒泰》里轻描淡写的一笔,渺小如戈壁滩上的一粒沙,电视剧里的李文秀却演绎了作者的整个青春。如果现实生活中作者真能碰到一个巴太这样的男子,一定会嫁给他吧!
作者在一个乡村舞会上遇见了麦西拉,一见倾心,是小女孩青春期的一种懵懂的喜欢,这种情感来的快去的也快,像暴风雨一般,来时轰轰烈烈,走时戛然而止,不纠缠、不怨恨。电视剧里这条线索被无限放大,成了剧情的主线,一个汉族姑娘和哈族少年的故事,从当前画面来看,于适饰演的人物角色完美还原了新疆草原哈萨克族少年的本色。
如果接下来有空闲时间,我会去看一看这部剧,毕竟我也有一个文学梦,只是没有那么强烈、冠冕堂皇。今天只想给你们聊一聊从书里关联到的驻外生活及微不足道的爱情观。
生活是千姿百态的,有诗意、有感动,但更多的是那碎银般琐碎而珍贵的瞬间。写作是植根于生活的,表达了一种随缘自足的生命观,李娟是能把一地鸡毛的生活琐事、家长里短写的妙趣横生,充满温馨的。
我与李娟起初结缘于《遥远的向日葵地》,这本书是一个素未谋面的广东书友送给我的,从广东邮寄到河南,那年我大四。一是惊讶于网上认识的书友,在现实生活里竟然寄书给我,里面还捎带着两盒家乡特产;二是惊讶于李娟的文字,连缀起时间流逝中的琐碎日常,把孤寂、贫困的生活讲述的温暖又有诗意。《遥远的向日葵地》记录了她在北疆葵花地里的“种地”生涯,每天割草赶牛、饲养鸡鸭狗兔、守护着万亩葵花地,与岑寂搏斗与孤独抗争,谁又能想到大学毕业后,我过上了李娟阿勒泰般的生活。
2023年,北方刚落了第一场雪。大数据便疯狂地向我推送阿勒泰的禾木村景点,漫天飞雪、璀璨星空、雾凇雪景、喀纳斯湖等美景,经大自然与人工的雕琢,浑然天成,美的让人发颤,简直是旅行者的天堂。我是一个极其喜欢雪的人,雪也填满了我的童年,遂萌生了去阿勒泰的想法。
身在异国他乡,远水解不了近渴,我翻出来了李娟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是两个世界的阿勒泰,这本书记录了阿勒泰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以及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感悟,行驶在茫茫戈壁滩里的摩托车上的李娟,被寒风吹直了头发的李娟,沉迷于新疆乡村舞会又苦于没有舞伴的李娟,青春期里隐藏着懵懂爱意的李娟,她是可爱的,幼稚的,敏感的,坚韧的。在艰苦贫困的生活里始终保持一颗乐观、温暖的心,文字明亮细腻、平实诙谐、随心所欲,我被她随缘自足的生命观、爱情观深深影响。
在阿克哈拉村,李娟是个扑朔迷离的人物。主要有四大疑点:一、不结婚;二、不工作;三、不串门;四、不体面,这是《冬牧场》里的李娟,除了不串门在书里没发现之外,其他的三项到是真的。在2010年至2011的冬天里,李娟跟随一家熟识的牧民进入新疆阿勒泰地区南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活了三个多月,《冬牧场》一书就此诞生。
她是冬牧场里的信使,穿梭在戈壁滩上、行走在雪白里,将牧场里的故事,弥散开来。对于冬牧场以外的读者,她又是远方归来的客人,诉说着另一个世界的新奇,搞笑的、严肃的、鲜为人知的。冬牧场里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一牛一羊都充满诗意的浪漫。她更像是游荡在冬牧场里精灵,我们跟着她一起沉思、放空,《冬牧场》读完,我好像也去了一次冬牧场,挤羊奶、绣方毡、背雪、漫无目的走在沙地上,看天上云卷云舒。
游牧民族的艰辛、孤寂,在她的笔下却是活脱的跳跃的。游牧民族朴实的生活,寒风如刀锋一样的世界,是没有经过雕琢的、装饰的。我把李娟在冬牧场里的生活故事讲给了同事听,内心早已不自觉地与自己的驻外生活悄悄地做了对比。同事说,她很羡慕放牛娃的生活,牛吃草的时候,可以无限地发呆、读书、放空,我却觉得这种生活太虚无缥缈。生活在别处,有人疲于喧嚣,有人不甘于寂寞,终是不能两全。
在读《冬牧场》的时候我是快乐的,没有外界的打扰,静静地沉浸其中,冬牧场的幻景在脑海中回荡,那几日,仿佛每个黑暗的夜晚我的灵魂都跟随李娟去了一次冬牧场,蜗居在冬窝子里,只是我的冬牧场是加了速的,在脑海里飞快的演绎,像延时摄影一样,天地万物的飞速变化如历史的变迁,在时间的长河中徐徐展开。
随着牧民定居工程的推进,曾经顺天应地、自律而慎微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慢慢消失。若干年后,不知道冬窝子的面貌会不会储存在博物馆里,不知道我们现在建设的伟大工程会不会成为未来历史的一页,被人们传颂和纪念,就像我们好奇曾经的游牧生活方式一样。
驻地何尝不是另一个阿勒泰和冬牧场,工程建设者像散落荒野的种子,禁锢在项目部一方院子里,四野茫茫,漫漫时光。前几日,同事去西芒杜项目出差,乘坐丰田普拉多马不停蹄地行驶了一到两天才抵达,项目部附近50公里没有像样的城市,生活用品靠从首都运送,像极了李娟笔下的另一个“冬牧场”,这样的项目不胜枚举,成了工程人的常态,因此极力推荐你们无聊时去读一读《遥远的向日葵地》《我的阿勒泰》《冬牧场》,能够治愈心里的浮躁、无形的压力,体会驻外角落里的一些寂静、固执的美好,书里的草原像大西洋一样,是一片没有烦恼的海洋。
每个人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这周,一直在钻石广场办公的同事回来过周末,我们聊到了即将上映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没有想到她比我知道的要多很多。她这次从国内休假回来总共带了三本书,分别是《遥远的向日葵地》《我的阿勒泰》《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肉眼可见地对李娟的喜爱。
我俩都不喜欢电视剧里有太多爱情线,尤其是情感剧,其实也不是讨厌有爱情线的电视剧,而是不喜欢一意孤行的恋爱脑,因爱生恨的男配女配,为爱飞蛾扑火的男主女主,以及缠绵的情感纠葛,争的毫无意义。我在一个采访李娟的文章里看到过她的感情史,谈过几次恋爱,最终孑然一身,她的爱情观是我喜欢的,不纠缠、不将就,自由自在。正如我读到的唯一的关于爱情的一篇文章。
情窦初开的年纪遇到的才是最美好的,麦西拉是作者青春里的悸动,回忆里的倩影。她在一个乡村舞会上见到了麦西拉,心生欢喜。她说:“麦西拉就像个国王一样。他高大、漂亮,有一颗柔和清静的心,还有一双艺术的手。”为了等待麦西拉的出现,那天晚上她换上了最漂亮的衣服,在篝火旁等了很久很久。
炙热的目光一直在舞动的人群中固执地搜索着,直到他的出现。她是一个汉族女孩,不擅长跳新疆舞,就在一边静静地看着他跳,心也跟着他的舞步跳动,仿佛整个灵魂都被他吸引、牵绊、抽离。爱情像篝火里舞动着的火舌,燃烧了整个夜晚,她喝了酒,看麦西拉跳了舞、弹了曲儿,玩到了深夜,一路高歌着回了家,却始终没有将爱慕说出口。
她说:“当我已经知道了梦想的不可能之处时——不仅仅因为我是汉族姑娘,不仅仅因为我和麦西拉完全不一样……其实我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能明白。”后来她又见到了麦西拉,他在建房子,她看到他怔了一下,悄然将这份单相思埋藏在了心底。她说:“麦西拉的新娘子,应该是一个又高又美的哈族女子。当她生过三个孩子之后,体重就会超过两百斤,无论是站是坐都稳稳当当。”
麦西拉有他自己的生活,她有她要做的事,她没有向麦西拉打招呼,继续在高原辽阔的河岸上慢慢地走着,河深深地陷在河谷里,深深地流淌,那青春期还未发芽的爱情也一并漂走。她说:“幸好,从头到尾我什么也没有说出来过,什么也不曾让他知道……。”作者唯一提及的一段感情,还被拍成了电视剧。
有风小院里有许红豆和谢之遥,我的阿勒泰里有李文秀和巴太!外派却什么都没有。希望有人也能够穿过重重的人群,笔直来到你的面前,热烈地看着你,向你伸出手来……
年轻岁月如此漫长,如果有时间,请一定要去读一读李娟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