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乡土中国》:记载着我们出生的地方,我们的国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名著。1947年出版,这一年费37岁。这是一本解读农耕文化下中国社会文化形态的书,处处充盈真知灼见。一种沿袭已久的社会文化形态,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轻易随着政权和制度的变化而消失,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很大启示意义。

国人为什么如此讲究长幼有序,为什么故土难离还要落叶归根,为什么是礼俗社会,为什么是熟人社会,为什么乡间重语言不重习字,为什么攀交情重关系不重权利和契约,为什么会形成单系(即父系)亲属原则,为什么农业民族受游牧民族侵略是个不断的历史,为什么这样的社会是皇权的发祥地,为什么一代朝廷新立会先让民休养生息后又会开疆辟土、筑城修河却又弄得国力衰败,等等……在费的笔下,均有解读。

中国几千年的农业历史,造就的乡土社会是我国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文化符号,也是刻进国人骨髓的传统文化思想的来源。《乡土中国》把血缘、人情、礼治等这些中国社会结构中的特色理论完美地诠释了出来。

非常有价值的一本中国社会学书,读了才发现自己这方面是有很多盲点的,需要多次阅读,增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书中提到的差序格局是作者在总结中西方社会结构的区别时提出的。 中国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以个人为中心,推己及人,界限具有伸缩性,靠道德来约束,所以中国是人情社会,更凸显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西方社会结构是团体社会,每个人所归属的团体之间界限清晰,公私分明。界限分明有利于划定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也有利于国家宪法,法律,商业等的发展。

书中用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前面的有些章节看起来,甚至有点像小说,即使是后面的章节,说理的成份多,也决无深奥的语言,而且处处用于阐释实有的现象。

比如,他说教授的孩子识字多但下乡捉不了蚱蜢,而山村的孩子不识字却善捉蚱蜢,各有各的得意聪明处,这是由不同的生存环境所致,不能说识字的就一定比不识字的聪明。由此渐渐引述到了乡间的人为什么重语言不重习字。

此书大概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实有的事和现象;第二层是据事而发的道理;第三层是一个丰厚的多方面的学养的支撑,这个第三层几乎全在后台,你看不到,却能从选择的事和他阐发的理上感觉到。

整本书,记得只有一处是引述他人的话来证明自己的,其他引述也不多,如有引述也仅作为材料使用。所以读下来,会让人觉得很实在。

从此书后记中,可以知道费孝通有过留学经历,研修过社会学、人类学等多方面的学问,但最终能让他写成这样有实证有趣又充满真知灼见的书的,是他反复不辞艰辛到乡间考察调研的经历,那还是兵荒马乱的年代。

他的第一任妻子,就是因为和他到广西大瑶山乡间考察溺水而亡的。而那些貌似平常人人可见,却大有道理可讲的事,才是他真正研究的对象。

费老是真正的学贯中西、纯粹而坦诚的大家,毕生孜孜以求,就是探索中国社会运行规律,进而为日益变迁的时代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人生百年,世纪轮转。沧海桑田,辗转奔波中,费孝通先生阐释了什么是学,什么是研。他以毕生的热爱和执着,观察着中国大地的社会巨变,并沿着史禄国,马林诺夫斯基,布朗,本尼迪克特的足迹不断探寻,在乡土中国的群落里,记录着不同中国人村镇部落的社会人类学特质,比较人类学特质,在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功能学派里,寻访迷津,探求真知。

提出了差序格局,无为政治,血缘与地缘以及礼治社会等等主张,对于传统社会的描述无疑是准确的。在他长期的研究中,不断反思,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研究中“见社会不见人”的局限,是极其难得的。

费先生在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时,丝毫不回避自己某段时期认识上的不足,这种客观真诚的精神,令人钦佩,堪为楷模。也正是这种坦诚严肃的治学精神,让费老成为时代的引领。

在晚年,费老所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思想为中国社会,与国际社会进行对话提出了总的指导,反应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天下大同的宏伟理想。如今这个思想已经成为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伟大复兴的主旋律。费老的研究对民族,社会,国家以及世界的贡献可见一斑。

生于斯,长于斯,故乡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生活的地方,更是承载着温情和感动。祖祖辈辈都生活于此,让我们的心灵有了寄托和慰藉。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这个国家有着无比久远的历史,更见证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变迁。近代社会中,人们思想开始改变,洋务运动的兴起,受到外国文艺复兴的影响,我们也开始接受新文化和新兴潮。

城市生活的日渐丰富也影响着农村的改变。人们开始迎接新思想,可不管怎么改变,那份传统美德始终存在。也无论海外游子走到哪里,内心深处永远心系家乡。

随着伟大复兴梦的出现,有了更多财力物力去建设自己的家乡,也许我们会微不足道,可家国情怀却依旧感染着我们。我们的家乡并不完美,依旧存在着许多陋习,可不管如何,它依旧值得我们拥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渐渐走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小家,见识了外面更加广阔的世界,世界在变,我们在变,现在的乡村更多是孤独老人和留守儿童,我们需要改变更多。

这本书作为了解社会问题,挺不错的,有些地方依旧需要学习,作为一名新世界的青年,我们更应该了解我们出生的地方,城乡结合慢慢实现,社会繁华,也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贫困地区能早日实现脱贫,不要让真正的传统随时间流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558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002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03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24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144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255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95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068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478评论 1 30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89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965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649评论 4 33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267评论 3 31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2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00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4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