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论战
在陈亮家中碰壁之后,朱熹更是把陈亮看作眼中钉,肉中刺,指使党徒,拼命攻击陈亮。
对此,陈亮毫无畏惧,一一予以驳斥。
时隔不久,陈亮从永康到达婺州城,找到朱熹府衙上,要同他再次进行辩论。
朱熹的临时衙门设在一家大地主的厅堂上。他心知陈亮此行来者不善,便正襟危坐,摆出一副学霸架式,先声夺人地教训道:
“同甫老兄口口声声主霸道,讲功利,这是后生辈糊涂,小家子议论,全然不是孔孟气派,简直是同孔孟之道背道而驰,真是不守法度!你知道吗?孔夫子一生以‘克己复礼’为事,他要复的,就是夏、商、周三代的王道盛世。‘克己复礼’是孔圣人的宗旨,讲王道,行仁政,是圣人之道。难道你不畏圣人之言么?古时三尺童子,一提到王霸”尚且感到羞耻哩!”
对朱熹这套复古论调,陈亮早已料道,谈然一笑地回击道:
“你们这些道学先生,总是左一个王道,右一个仁政。其实,挂的是羊头,卖的是狗肉。那一个朝代不是王霸并用、义利双行?你们讲三代是王道乐士,事实上何尝有那回事?三代以上并不那么美妙,即使有一点好东西,但因时代不同了,也不可尽以为法,三代以下也决非你所讲的那么坏。如果说秦汉以来都不如三代,那么,为什么会人口繁衍,物产富庶,社会日益兴盛而发展呢?历史的进展决不是一代不如一代,而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说到历史进步,朱熹一时无言可对,便转换话题,祭出他的强项“天理”,大谈“存天理、灭人欲”,说什么“天理为义,人欲为利”,“天理、人欲不两立”,而陈亮的抗金主张就是“计功谋利之私”。
陈亮嗬嗬发笑,质问道:
“试问,那一个朝代不讲功利,不讲实事实功?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成)处便是有理。我认为当前最大的政事就是恢复中原,统一国家,实行革新。能实现这个最大的事功,便是有德、有理!”
朱熹一看自己的“义理之说”被曲解成这样,赶紧变换花招,信口雌黄地说道:“汉唐之君,心术不正。汉祖、唐宗无一念不出于人欲。”
陈亮说:“不对!刘邦和李世民在历史上都是有本领的人物,根本不是你们所指的‘无一念不出于人欲’,他们统一了分裂的国家,发展了社会经济文化,这些历史功迹是抹然不了的。至于‘人欲’的事,三代的帝王就那么清?”
朱熹这下被问住了,心想,不能再继续争论下去,便赶紧收场:“算了,算了!同甫老兄,你我犯不着为古人争是非。”
陈亮却得理不让人,继续说道:“朱先生,你心里自然是很明白的。今天我同你的这场争论,并不光是为汉唐争是非。老实说,我之所以要考古今沿革之变,肯定汉、唐文治武功,无非是要学习历史经验,使大宋中兴强盛起来,统一分裂的国家。你天天讲‘义理性命’,谈‘王道仁政',就能够富国强兵、撵走入侵者了吗?大敌当前,道学先生们反而低头拱手,空谈义理,难道是害了麻脾病,连一点知觉痛痒都没有了吗?”
……
朱熹和陈亮的这场论战,是南宋著名的王霸义利之辩,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