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上杨博老师的课他总结的美术史感觉特别受启发。
他用他讲相声一样有趣的形式给我们梳理了一遍美术史。
反观美术教育,也应该顺应艺术潮流,用全局的眼光去看待美术教育这件事。
来,梳理一下艺术史
最开始的绘画就是一种记录,就像写日记写文字一样。比如岩画,古时候打猎用来记录打了几只羊,这个地方有什么动物
到了中世纪,那时候的画家就像我们现在的摄影师,记录神权军权所以追求写实的美感
19世纪,工业革命,出现印象派,现实主义绘画,变成为平民老百姓画就比较随意放松,追求颜色。莫奈,梵高,都是那个时候寻求思辨的先驱画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画家又觉得要转变。比如马蒂斯,毕加索开始思考将画面进行变形简化。
毕加索说:我用毕生的精力去学习像孩子一样画画。画家们开始思考如何画的不像。
后现代,很多画家对画画本身到底是什么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比如玛格丽特的烟斗。比如波洛克。他们或是对社会,思想上有哲学思辨,或是尊从内心感受画画,或是追求艺术形式,装饰性。
家长们认为的画的像的审美从何而来
回观中国当代,随着图片传播的途径变多,动画片,漫画。。。
在我们小时候90年代,日本动画片漫画盛行,大家都追求大眼睛小鼻子的漫画,大众的审美。那个时候中国主流的画家也都推崇写实的画风,艺考开始火爆,一大批学生开始画素描水粉,很多人的甚至教育工作者也都追求画的像。当然那个时候的当代艺术在中国已经非常盛行,不过也都是在艺术圈里。艺术普及到大众需要时间。那么现在的这批家长的审美也固定到了那个时候。所以这么多画室喜欢迎合家长的喜好,开设漫画班,素描班。当然素描班是为了应试,给孩子多准备一条后路。
△ 卡通动漫的教学方式就是临摹,套路化批量生产。导致所有小朋友画出的都是一样。形象固化,画面东拼西凑,没有完全没有思考和个性。
这是一个审美交替的时代
现在,信息技术极速传播的时代,出现很多新锐艺术家,艺术形式开始多元化,很多新的艺术形式被年轻人接受。很幸运的是很多艺术家开始往绘本创作方向发展,现在的小孩可以接触到很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
△ 陈志勇的《夏天守则》
同时随着图片制作和复制变得便捷,那些停留在大众审美的图片工作者不进行思辨,老旧的审美传播也同样飞快。
△ 随处可见的大众审美的图片工作者做出的海报。
这是一个审美交替的时代,
艺术工作者做为先驱已经开始普及多元的美。
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
反思当前美术教育
反思当前的美术教育,我们培养的这帮10后小朋友,他们长大以后的艺术形式是怎样的,没有人能预测。而那时候他们反映的哲学思辨和内心感受,正是这个时候的体验。可以预见的是,遵循天性成长的这批孩子,将来在艺术思考上会更有主见,成为新的艺术形式的先行者。
我们现在教育工作者要做的事情,是保护这种天性,帮助他们激发创意。而不是在幼儿时期异想天开的年纪就手把手教他们什么该怎么画,因为教师不是艺术家,即使是艺术家,教给他们的那些技法过不了几年就过时淘汰了,学会画一只鸭子一朵花没什么了不起的。(而且艺术是多元的,一个艺术形式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适合自己的艺术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自由创作中演变来的)
而那些在想象的年纪被“教”的小朋友,该有的天性已经磨灭,然后走上的那条大部分艺考生走的老路,学习素描色彩,考个艺校,毕业做一名素材搬运工。
最近杨老师又在群里吐槽他的北京服装学院学生上课打游戏聊天。这些小孩就是传统美术教出来的,经过魔鬼的素描色彩训练考上一本艺术院校,却对画画没有了热情,对未来没有了想象。
优秀的艺术家一定是不断思辨的,像原本3-8岁的小孩那样。
文章仅个人观点,如有不同观点欢迎留言探讨。
关于美术教育,我还在不断学习的过程当中,希望能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来 帮助自己建立和完善。也许我的思考还不够完善,但一定是在正确的路上探索的。不愿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一套做一套的老师,因为我的学生是自己的女儿和她的好朋友们,并且不以盈利为目的。
个人简介:
中国美术学院毕业
5岁孩子的妈妈
从工业设计到平面设计再到插画设计,职业生涯转了半个设计圈。希望用比较前沿的设计思维能帮助更多孩子的妈妈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孩子的美育方法。
我计划建一个社群,
分享美术课堂,
分享美育知识,
让群内的小朋友成为画友
分享平日里的涂鸦,
激发小朋友日常涂鸦的热情。
非常欢迎小朋友和家长能共同加入。
也希望有共同理想的老师加入
我们来一起推广家庭美育。
最近发现一个好方法,让小朋友把画的画通过视频讲解给小朋友看,非常能调动他们画画的热情。小朋友是特别乐意将画的画分享给其他人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