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在这里,因为我是安全的,我是被爱的。我确信我可以在这里,因此我会有一些行动,保障我可以在这里的。这一系列的条件,是我能在这里的前提。
对于小孩,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在身边,意味着我除了面对那个困难,我并不是孤身作战,或许我休息一会,就可以重新站起来。如果没有爱,会觉得眼前除了困难,还有人情的冷漠和疏离,一方面困难让人受挫,一方面失去和人的连接,这种境地,是多么的灰暗和无助。
对于孩子,妈妈这个角色,意义重大!任何情况下,都是娃的依靠和力量,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决护娃!
当然,在传统文化里,有慈母败儿的说法,也有巨婴的警示。这似乎是在,选择给爱还是给锻炼的方式上,有些不知所措,其实是养娃技术的生疏,这样的说法也有失偏颇,会带来比较大的恐惧感感,然后被恐惧感驱使着生搬硬套,造成错误的养育方式。
养育不是一朝一夕,人格模式也不是一两下就可以改变,对于大人如此,何况孩童的经验和理解有限,还是大人先自己的爱力和宽容心长出来,才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