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发思维如何在快速变化的企业中生存
标题起的比较大,但我想探讨的问题比较小。
我是一名联合办公企业的培训经理,目前在人力的大框架下。我们公司的管理风格为求变,基本上每半年都会有组织架构的调整。我发现我的做事逻辑和风格偏研发,与公司的风格不是特别稳合。
我做事情倾向于先理清目标、做好规划,然后试点、优化、执行。公司的做法从我的视角看到的是先处理当下,有问题就做调整,貌似不需要积累和沉淀什么。我是觉得公司在规划方面缺乏一定思考,当然当公司处于快速发展,事物需要快速处理的时候没有时间系统思考。
我相对比较认可做好标准、规范再执行,公司的策略偏重于先跑起来。先跑起来也没错,但我似乎没有清晰的看到迭代优化的底版是什么。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会有些摸不到章法,感觉缺少可依靠的规则。
这两天有分析不同的社会阶层,中间的阶层偏向于遵守规则,因为他们想要的是机会。我作为一名专业人士,希望环境有一定的稳定性,利于我的成长和发挥。当局面比较混乱的时候,我的规范性就缺乏应用的场景,而所需的灵活性又是我所欠缺的。
我到这家公司,因为专业性得到了认可,也了解到公司想要规范化,所以我一直以为这个是我坚持的合理的发展策略。但随着我跳出自己的执拗,去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公司的变化后,我才明白公司目前还不是特别追求规范化。所以我写这篇文章得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认清了自己策略的单一性,忽视了现实环境的真实性。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专业路径确实存在。但当行业环境变化、公司内部调整的时候,这样单一缺乏灵活性的特征显得就比较滞后和呆板。如果转化公司或行业,快速灵活的适应就显得特别重要。所以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在有专业性的同时还要培养自己快速学习、灵活适应的能力。
教父中说的关于看透本质的言论也是必须培养的,很多时候因为思维的惯性狭隘的看待问题导致不能认清现实,迅速抓到关键。所以积累经验、多元思维、认清现实,抓住本质都是应该具备的能力。同时还应该有根据将现实非标问题结构化的能力、快速给出假设和解决方案的能力。还要培养组织协调以及沟通推进的能力,要有方法、要有手段。
职场人,永远谨记要用价值来体现自己。帮助公司解决问题是自己存在的根本要点,能力只是具备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所以,永远记得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