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不断指责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不会因此不爱你,但他们会停止爱自己!”
今天,看到小林这句话的我很有感触!
生活中,父母们总会带着自己的各种恐惧、焦虑,带着自己未能实现的所谓梦想,带着自己对孩子满满的高期待……当与狗血的现实相遇,于是,所有不好的指责的矛头指向孩子!
而孩子,就像刚出生的甲龙宝宝,哪怕面前认定的爸爸是霸王龙,依旧会爱得彻底!看宫西达也的绘本《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时,我想:如果霸王龙要吃掉甲龙宝宝,甲龙宝宝肯定只会认为是自己不够乖、不够好!
小林的话,又让我想起了参加《正面管教家长认证》培训中的一个活动《丛林》。“丛林”中,家长与孩子都迷失了、受伤了 。
在《丛林》活动中,作为旁观者的我,感触太深了!记得当时的我全身绷紧,被害怕、伤感、内疚等各种感受袭击着,当时的我只在笔记本上写下:
胆战心惊!
不要听!不要听!
父母的声音太大!太难听了!
孩子的声音太小!太弱小了!
《丛林》活动是这样的:
导师邀请8个志愿者,其中有2个志愿者扮演孩子,其他的扮演孩子的父母。 活动还没开始时,导师反复提醒志愿者们:“如果觉得自己的情感比较脆弱,最好不要参与。 ”我当时就是在这样的提醒下,意识到自己可能承受不了而退出来的。
第一轮活动:
活动开始了,导师让扮演父母的都站到围成圆圈的椅子上,两个“孩子”站在圆圈外,分别面向椅子上的“父母”,同时朝着顺时针方向移动。他们绕着围成的圆圈缓慢行走,每走到一位“父母”面前,就停下来抬头仰视说:“我是一个孩子,我只想要有归属。”“父母”则居高临下地俯视着扮演的“孩子”,说一些平日里经常说的极难听的、甚至恶毒的话,如:“我已经很累了,你什么时候才能学会收拾!”“我说过多少遍了,你还是出错!”“你什么时候才能记住!”“我对你太失望了!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我简直不敢相信你才考这么点分!”“你走开,我不想再见到你了!”……(父母只看到孩子的不当行为 ,而没听到孩子说 “我是一个孩子,我只想要有归属。”)两个“孩子”绕圈走3次才停下。
在第一轮活动结束后,导师引导我们谈想法、感受和决定。身为父母的我们,在这个活动中真切地看到、感受到:“孩子们”是那么的弱小无助,他们的需求是那么的简单。可是,高高在上的父母们了?他们的声调却为何如此刺耳?他们的语气又怎能如此恶毒?身为父母的我们除了震撼、流泪,更多的是陷入愧疚、反思中。
第二轮活动:
导师让扮演父母的志愿者站在椅子前(视线跟“孩子”保持平视 )。然后,请两个“孩子”再次绕圆圈走,边走边说:“我是一个孩子,我只想要有归属。”这一次,“父母”换成比较温和的语气,对孩子说:对不起,妈妈(或爸爸)刚才那样骂你,你是不是很难过?我不该这样做,你是一个孩子,你只需要一个归属,妈妈(或爸爸)跟你道歉,你能抱抱妈妈(或爸爸)吗?妈妈(或爸爸)爱你!
我们的“孩子”轻而易举地原谅了“父母”,反而安慰“父母”说“没关系!”还抱着“父母”说:“我爱你!”
《丛林》活动给我们太大的震撼、太多的感受和想法了:孩子只是一个孩子,哪怕孩子的行为出现不当,他也只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他只需要一个归属。
孩子只是孩子,不管是因孩子、还是因父母自己的过错,当父母高高在上地指责孩子时,请记得:孩子只是一个孩子,他爱父母,他只需要一个归属!当孩子找不到这个归属时,他只会认定,是自己不好,是自己不配拥有爱,他会嫌弃自己!
为人父母的我们,请以小林的话时刻警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