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 上)
【二五】惟精惟一的真相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舂(chōng)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
唐九经见王应昌云:“至论也。晦庵、象山两人同首肯矣。”
但衡今云:“考亭(朱子)之博文,何尝不求约礼?道问学,何尝不尊德性?格物明善,何尝非诚意、诚身之功?由此可知程、朱之治学法,实即阳明学术入德之门也。”
[译文]
陆澄问:“如何在‘惟精’、‘惟一’下功夫?”
先生说:“‘唯一’是‘唯精’的目的,‘唯精’是‘唯一’的功夫。体用一源,不是说在惟精之外,还有个什么唯一。‘精’是‘米’字旁,就用米来作比喻。‘惟一’是要让大米纯然洁白,但是如果不经过舂簸筛拣等之序,大米就不可能纯然洁白。‘舂簸筛拣’好比是‘惟精’的功夫,其目的是让大米洁白。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也皆是‘惟精’而求得‘惟一’罢了。另外,‘博文’是‘约礼’的功夫,‘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功夫,‘明善’是‘诚身’的功夫,也都是这个意思,”
释疑:
要想让米纯白,就要舂簸筛拣精选,要想修身明道,就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先生对于功夫和境界的关系是一以贯之的,惟一是目的,是一种境界,在体上来说是一种良知光明的状态,在用上来说则是“允执厥中”“从心所欲不逾矩”,惟精是达到惟一的方法,是为了达到惟一需要下的功夫。
传习录逐条精讲摘要:
《尚书》里尧传舜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阳明先生说这是心学的源头。人心险于山川,道心精微难掌握,必须做“惟精惟一”的功夫,
“惟一”就是一于天理,保持心体的纯正大全,所以一是目的。一是精的目的,精是一的功夫,你要想出一必须在精上下功夫,做精的功夫。而且精就是一,一就是精,不是说除了精之外还有一个一。
附注:
①惟精惟一。参看第二条,注四。
参见《重修山阴县学记》:“惟一者,一于道心也;惟精者,虑道心之不一,而或.一之以人心也。”<《全书》卷七)
②博学。参看第四条,注四。
③博文、约礼。参看第六条,注三。
④格、致、诚。见《大学》经文。
⑤道问学。《中庸》第二十七章云:“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同学,致广大而尽精微。”
⑥明善、诚身。《中庸》第二十章云:“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净心斋笔录
2023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