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小媛第19篇学习手记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
杜绝聪明和技巧,人民能得到百倍的好处。杜绝仁慈抛弃道义,人名才会回复到有孝心和慈爱当中。杜绝用技巧获利,就不会出现盗贼。“圣智、仁义、巧利”都是巧饰,不足以用来治理天下,所以要让人民的思想有归属,保持纯洁质朴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以上三种学问就没有忧患了。
见:
上一章老子提出“智慧出,有大伟”,这一章同样也说“绝圣弃智”。
感:
智慧是好东西,为什么老子要杜绝和抛弃?智慧是好东西,毋庸置疑,但是好东西不一定被人用在正途。如果将聪明才智用在服务百姓,用在积善行德,那肯定是好的,应该要大力提倡。可是,就怕把聪明才智用在谋求私利,损人害己的事情上去,那就是很可怕的事,还不如没有智慧。所以,老子才主张抛弃“圣智”。
思:
老子还是在提倡“无为而治”,他认为,“圣智“容易滋生巧诈。“下德”的统治者,会借助法制巧诈治国,这种做法是扰民的“有为”。抛弃这种做法,人民才能得到切实的利益。这种政治主张,好像有些理想化。但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提倡人们回复自然本性是很有意义的。
行:
如果不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满足如深海一般的欲望,自然也不会有人铤而走险作奸犯科,过度的欲望是一条深渊,自我的放纵也是堕落的开端。“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明知不可为自然不会强为,真正的智者张弛有度,不会被欲望蒙住眼睛,迷失生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