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识在探究中生成——《圆的周长》一课教学记录

在充分理解教材,查阅教参资料和观看名师课例后,我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设计这节课的教学:什么是圆周长?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圆的周长怎么求(圆的周长公式是什么)?

在直接揭示课题后,我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好多学生举手了,叫起一个学生回答说他想到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其他同学也都跟着小声附和,看来大多数学生都能学以致用,会联系旧知。于是,我趁机赶紧表扬。接着我又抛出问题,“你还记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吗?”这次我特意找了个基础偏弱的学生回答,虽然说的不顺畅,但最终还是说明白了。“那圆的周长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立马兴奋了,都忍不住说了起来,叫起两三个同学来说,都能回答出来。随叫他们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片摸一摸。在已经对圆的周长有了初步了解后,借助书上的例子——大轮车与小轮车哪个转一圈滚的更远,让学生再次感受圆的周长。

“那怎么测量圆的周长呢?”,我提出这个问题后,在一个班里,发现很多同学没有反应。于是,我又换了个方法,“长方形的周长可以用尺子测量,圆的周长能不能用尺子测量呢?”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我又进一步提问,“长方形周长和圆的周长有什么区别?还是没反应,我赶紧说,“用手画一个长方形,描一描它的周长。”这之后发现很多学生眼神亮了。叫起来两个学生回答,一个说,“圆的周长摸起来很顺”,一个说,“圆的周长没有角”。好像也对,但不是标准答案。“为什么摸起来很顺?”“没有角说明它很……”有个同学激动的喊出来,“圆的周长是弯曲的线!”随即,让他们思考,“弯曲的线”的长度怎么测量。基于生活经验自己前面对周长的研究中,他们能想到滚动法和绕线法。

在进行圆周长测量方法的展示后,又引发学生思考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对比几个同心不同直径的圆后,学生容易得到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此时,类比正方形周长与边长是4倍关系,引发学生思考圆的周长与直径有没有倍数关系,让他们借助手中的圆片,先猜一猜。有猜2倍多,有猜3倍多。于是顺势提出任务:在小组内选择喜欢的办法测量三个不同圆片的周长并记录,计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并保留两位小数。

在探究环节中,情况百出,有学生通过预习觉得自己已经学会求圆的周长,会背公式,不参与进来。有的同学测量数据误差较大,自己都不敢相信,还有个别为了得到与π近似的答案而去“造”数。当我挑了几组数据写上去后,学生明显不敢相信,甚至纳闷。我告诉他们,只要是真实测量出来的都对,只是误差偏大。为什么不是大家想的那个数字呢,是因为我们的计算次数太少,科学家们做了大量实验才得到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大约是3.14,也就是圆周率。听到这些,学生的表情是恍然大悟的感觉。

随后,我把这个关系写到黑板上,并让他们进行变形,随即就得到圆的周长公式。此时这节课的学习也该落下帷幕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圆的周长》是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在认识封闭图形的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及圆的...
    伊川县实验小学张伟利阅读 3,365评论 0 0
  •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计算。 学生上课前首先回顾周...
    F空白阅读 4,890评论 0 0
  • 圆,这个图形非常特殊,只有一个特殊的边,因为这条边不是直的,圆也没有角有无数条对称轴,那我们可以求出它的面...
    宋宥葭阅读 3,923评论 0 4
  • 上好一节课,目前对自己来说,关注两点最重要: 一、心中要有学生。 心中有学生相当重要。教学设计,站在教材角度...
    虫果果阅读 4,300评论 0 2
  • 当课题出示时,都知道把砧板围一圈是求周长。那如何求圆的周长呢? 我让学生回顾是如何求长方形的周长,那现在圆...
    c养一盆铜钱草阅读 90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