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啃过《南渡北归》,不过没啃完,至今这本书还在我的书架上安安静静地躺着。内心对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里,有那么一方自由的读书净地还是很向往的。但我也知道,当时的环境和国家都很艰难,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自由。如果身处其境,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未必能承担那份苦难。
1
汪曾祺先生在《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这本书里,记录了很多自己同学的趣事,下笔生动,有些事我们现在看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却是曾经真真实实地发生过。
有一个姓陆的同学,曾徒步旅行半个中国,在西南联大读书时,喜欢泡茶馆。他把自己的洗漱用具都放在熟识的茶馆,一早起来就去茶馆刷牙洗脸,然后喝茶看书,中午出去吃饭,吃完回来接着喝茶看书,晚饭后继续喝茶看书,一直到很晚才夹着书回宿舍睡觉。
还有一个非常喜欢吃莲子的郑同学。那时昆明经常有防空警报,只要警报一响,大家都带上自己珍贵的东西“跑警报”,但这位郑同学每次都不跑,而是不紧不慢煮莲子、吃莲子。有一次飞机炸了联大,炸弹就在他不远的地方爆炸,他神色不动,依然在锅炉旁煮着莲子,等着吃莲子。
一般来西南联大读书的学生,多是坐公共汽车,乘火车来的,也有自己挑了一路行李走来的,还有个物理系的同学自己买了一头毛驴,骑着毛驴到昆明来上学。
同一寝室的上下铺几乎没见过面,为什么?上铺的同学生活规律,每天一早就去树林里读英语,而汪曾祺每天晚上泡在图书馆读书,天亮才回来睡觉,两个人根本见不上面。
汪老先生自己也是很好玩,他帮一个学弟代笔写了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老师闻一多看了以后,对那个学弟说:你的报告写的很好,比汪曾祺写的还好!
读这些故事,内心感慨万千。比如骑着毛驴去读书,看着有点搞笑,细想又觉得心酸和敬佩。我们可能很难想象战乱时上个大学有多么不容易,当时的求学氛围却很纯粹,他们努力刻苦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寻求真理,为了报效祖国,为了自己有一番作为。
2
这本书还记录了很多老师趣事,这些老师都是“大师”级别,比如吴宓、闻一多、沈从文、朱自清……现在的我们无法听到他们讲课,但可以从汪老先生的笔下瞧瞧他们的风采。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中文系,当时的学风崇尚“民主、自由、开放”,系里没有正式主任,是由老师教授轮着做庄,而每个老师上课的风格也不尽相同。比如,朱自清教宋词非常认真,上他的课不仅要教读书笔记,还要月考、期考,而闻一多上课不需要考试,只要期末交一份读书报告。
老师们上课自成风格,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并不是让人敬而远之的大名家,有时候也特别的可爱。吴宓上“红楼梦研究课”时,只要看到教室里的女生没有位子坐,他就去别的教室搬椅子,直到女生都坐下了,他才开始讲课。金岳霖眼睛有病,上课时戴着一边黑一边白的眼镜,头上也戴着旧呢帽,每次课前都要解释:对不起,我眼镜有病,不能摘下来帽子,不是对你们不礼貌。课堂上提问也别具一格,“今天所有穿红毛衣的女士回答”,或“梳两条辫子的回答”。
闻一多上《古代神话与传说》,其他学校的学生穿过昆明城来听课,教室里里外外都是人——称为“满坑满谷”,他用比较文学讲晚唐诗(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是中国第一人。也有教授讲课比较随便,刘文典先生教《昭明文选》,一个学期只讲了半篇木玄虚的《海赋》,但这也不妨碍学生去上课,毕竟人家的实力在。
沈从文上课也是别具一格,汪曾祺说他用笔写下的东西比用口讲出的要清楚和深刻,因此学生的习作后面的评语写得很长,有时候比学生的文本还长。他上课时经常抱着一大堆书,都是与学生习作相近的国内外名家作品,带来给学生看。
沈从文说写人物要“贴到人物来写”,即“作者的心要和人物贴的很紧,和人物一同哀乐,一同感觉周围的一切。”
沈从文爱买书,买的书多是借人,不论谁来借书,他都借;他经常帮学生,自己出资给青年诗人印诗集,帮学生润色作品并且邮寄到报刊发表等。汪曾祺说,他在西南联大几年,所得到的一点“学问”,大部分是从沈先生的书里取来的。
3
读这本书,时常会觉得,那个年代求学是真的不容易。有的学生真的很穷,为了读书,常常要吃不起饭。汪曾祺就经常“断顿”,没钱吃饭饿肚子,只好躺床上不起来。他的同学朱德熙拿了一本英文字典,两个人上街把字典卖了,吃两碗米线二两酒解决一餐。还有同学家里寄了一件衣服,他收到就当了,和同学们吃一顿再回学校。
可就是在那样的战乱年代,当时的极其简陋的西南联大,培养了那么多优秀的人才,随便一搜都是“国宝”级别的人物呀,比如杨振宁、吴征镒、叶笃正。西南联大一共有3000多名学生,其中有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有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和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以及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
即使是当时的师生,也做了很多有益于云南的事,地质系师生的《云南矿产普查报告》,生物系师生的《中国植物志 云南卷》等。
更重要的是,在于教育,在于思想。民主思想、独立思考、学术自由,现在看来,依旧弥足珍贵。
有人说,西南联大是“最穷大学”,但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那是一个非常让人向往的读书求学的年代,虽然求学环境简陋,师生在物质上也过得极其简单,但他们的精神却是富足的。
如今,西南联大已经不再,但她值得我们骄傲,也值得我们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