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具备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
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想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了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有的人只是习惯于与别人共处,和别人说话,自己对自己无话可说,一旦独处就难受得要命;这样人终究是肤浅的。人必须学会倾听自己的心声,自己与自己交流,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一个较有深度的内心世界。
有的人喜欢旅行,冒险,奋斗,忙碌,激情四射,嘈杂,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就会寂寞,会无聊。总是活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没有时间和自己待一会儿,就会非常不安,好像丢了魂一样。但是,我们更需要宁静的独处,更需要过一种沉思的生活。
必须修养这颗自足的心灵,唯有带着这颗心灵去活动,才会心安理得并且却有收获。
我需要一种内在的沉静,可以以逸待劳地接收和整理一切外来印象。这样,才觉得自己具有一种连续性和完整性。当被过于纷繁的外部生活搅得不复安宁时,一切就断裂了,破碎了,因而也就失去了吸收消化外来印象的能力。
世界是食物。人只用少量时间进食,大部分时间在消化。独处就是消化世界。
如果没有好胃口,天天吃宴席有什么快乐?如果没有好的感受力,频频周游世界有什么乐趣?反之,天天吃宴席的人怎么会有好胃口,频频周游世界的人怎么会有好的感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