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对“和善”和“放纵”有了深一点的理解。二者最大区别就是是否尊重了自己,尊重了孩子,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对孩子和善就是取悦孩子或者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这不是和善,不是尊重孩子。“放纵”剥夺了孩子抗挫折能力和意志力的培养,更不是尊重孩子。有时候自己心里也犹豫,怕把握不准度,或者怀疑这样做是不是太放纵孩子了?那就探索一下自己的内心:这样做自己尊重到自己和孩子了吗?答案就明了了。
还有一个理解误区:认为经常赞美孩子,经常给一些小奖励,小贴画,小笑脸等,这些能够给予孩子自尊,但实际上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孩子会慢慢地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他人的评价,变成讨好者或者寻求别人的认可,就学会了从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这样培养出来的就是他尊,而不是自尊的,我们能为孩子做得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和观点。大人应该教育孩子把犯错误当作学习的大好时机,通过允许孩子经历失败,他们就能在问题出现时,学会怎样自己去解决,让孩子适应,这样才能使他们知道如何对待人生中的跌宕起伏。
另外一个,我们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大多数时候,作为权威霸道的家长,都是一时赢了孩子但却和孩子产生了对抗。怎样赢得孩子?四个步骤:第一,表达出对孩子的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和刚刚李龙老师讲的完全一致,或者重复孩子的话),你的理解是对的。二,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容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三,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四,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感悟:之前不认为做家长还要学习,现在越来越觉得家庭教育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越学越觉得错失了太多教育的时机,越学越觉得自己知之甚少,越学越觉得自己进步太少,用的太少,并且还觉得咋这么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