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领导力应该永远让员工活在一种“赢”的状态中,小胜可以有小胜的庆功方式和表达方式,大胜有大胜的庆功方式和表达方式,领导者应该为员工随时随地制造胜利。因为胜利带来的成就感是最好的动力来源,所以激励团队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这就涉及两件事情:一是怎样定义和诠释成功;二是怎么让胜利被看见。
怎样诠释和定义成功?
胜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场真正的大胜利是由无数小胜利积累起来的。
阿里巴巴在创立初期,正碰上互联网寒冬,很多企业很难赚到钱,但马云每年都会提出一些看似完不成的业绩目标,从年度赚1块钱到每天营业额100万元,到每天利润100万元,再到每天纳税100万元,目标不断提高。每年当他提出目标的时候,都有很多员工不相信能够完成。但是最终,这些看似不可能的目标都一个个被完成了。
随着阿里巴巴不断壮大,不管马云说什么,员工都会相信。这就意味着,马云说什么变得特别重要。
设想一下,当企业连续几年都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老板会怎么说呢?
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一是,老板说:“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成功吗?虽然你们开始都不相信我,但是我们成功了。只要相信我,我们就会取得成功,信我就可以了。”种下老板是神的种子。
二是,老板说:“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吗?不是靠我一个人,也不是靠你们,是靠什么呢?靠运气。运气好就会成功。”种下运气的种子。
三是,老板说:“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成功吗?既不是靠你们,也不是靠我,而是靠我们所有人身上的一种精神,这是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是一种‘因为相信,所以看见’的精神。”
马云通过把“实”的数字变成“虚”的理念,让员工相信,然后又用“虚”的理念带领团队完成下一个目标。这就是一个将实变成虚、虚变成实的过程,也是从业务的发展经历中提炼出企业文化,然后运用企业文化带来的领导力驱动业务的过程。
这是领导者特别重要的一种能力——定义成功的能力。
学会找到赢的不同角度。
要让团队活在一种“赢”的状态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找到“赢”的不同角度。
既然是随时随地制造成功,那么我们应该多久制造一次成功呢?是每年都讲,还是三年讲一次,五年讲一次?都不是,每一次取得胜利的时候都要讲。
比如,我们全年的目标是赢利,那么第一个月,我们比去年少亏损50万元,这就是一种胜利。只是在很多企业里,这种情况一般都被忽视了,或者被认为不值一提。比如说,虽然我们考级没有完成,但是在大师课招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这也是胜利。领导者不仅要随时随地制造成功,还要随时随地定义成功。
庆功也是一种领导力。
懂得庆功也是一种领导力。个体的胜利要让团队看见,团队的胜利要让大家看见。很多务实的领导者,最缺的就是这种领导力。
领导者不仅要懂得制造成功,更要懂得怎样定义和诠释成功,将“虚”的理念与“实”的业绩连接起来,进而驱动业务。同时,找到不同的“赢”的角度、不同的庆功方式,对领导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员工来说,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