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教学的是和倍问题,由于上课前浪费了一点时间,再加上孩子们没有提前预习,所以教学的时候比较困难。一节课只进行了一种方法的展示。
孩子的困难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孩子在读题的时候只抓住了一个数据信息,找不到其他相关信息。2、这道题求的是两个未知数,孩子无从下手。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引导孩子去读题,看看除了发现这个数据信息以外,还有什么隐含的信息。孩子不难发现下半场得分是上半场的一半儿,也就是上半场的1/2。 针对第二个问题,我引导孩子思考,这道题有两个未知数怎么办呢?有的孩子稍微看书预习后回答:可以设上半场为x,下半场就是1/2x。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我接着引导孩子思考这位同学并没有设两个未知数,而是把其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含有x的式子来表示。他根据哪一句话,来分别设未知数并把另一个数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来表示呢?引导孩子找关键的一句话来进行解设,利用另一句话来列方程。
反思:由于时间比较紧,孩子们的思维不够活跃,方法展示也不够多。一节课只有这一种方法的展示。在一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引导孩子思考,如果是上半场为x的话,下半场怎么表示呢?方程又该怎么列呢?大多数孩子掌握了这种题目的解决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但是这节课还有很多的不足。比如说,能不能根据上半场和下半场一共42分来进行解设,如设上半场为x分的话,下半场就是(42—x)分。再根据下半场场是上半场的1/2来列出:42—x=1/2x。或者孩子们还可以根据份数来求等等,方法的多样化呈现以后再适当总结归类,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岂不是更好!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利用课前预习的方法,有了课前的思考,节省了很多时间,课堂容量变大,孩子们有预习的基础上有话可说,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也会提升,思维也会得到更好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