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23 子张问:“十代以后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可以知道吗?”孔子说:“商朝继承夏朝,改动了多少,可以知道;周朝继承商朝,改动了多少,也可以知道;以后的朝代继承周朝,即使百代,同样可以推测。”
这是有争议的一句话,很多人认为这是后人瞎编的一段话,因为孔子不可能说这样的话。但是也真的不一定,因为孔子也会有他的局限性。
这是一个需要从更广袤的范畴来看待的一章。所以,在学识达不到,认知不够深厚的状况下,还是不要贸然理解了。因为分析其时代背景与结合2500年后的今天来看,这句话就表示出了孔子作为某个时代的人也是有局限性的,而时代的巨变导致这句话并不能正确的指导当今了。
但是,如果我们单看孔子的精神与自信,还是可以看到孔子对于文化传承的一种预期的,而且他当时说这句话也是相当的有气魄的,他也知道,华夏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断不了。这种文化自信心,可能是来自当时孔子所处的地位,他已经感受到了各个国家对他的认同,让他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被认可。而事实证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的确得到了弘扬与传承。而这种传承,就要归功于中国文字的发展。(中国字发音不一样但写出来都是一样的。)
但孔子一定很难预测当今的社会,因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指数型的结构,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拐点,就在牛顿。自工业革命之后,社会就发生了陡变。
所以说,这一章里,樊登老师结合古今中外的文化发展与变革,来阐释这句话的应用含义。然后告诉我们,要学会用辩证和现代的眼光去看到古人留下来的智慧。不迷信,也不盲目崇拜。只有客观对待,才能获取更高的理解境界。
所以说,虽然这句话不好理解,但是孔子对于文化传承的精神,以及樊登老师教给我们如何面对先贤留下的文化,这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2.24孔子说:“祭奠别人的先人,这是谄媚;遇到符合道义的事却不敢做,这是懦夫的行为。”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孔子的认为:祭祀的本质是感怀,而非保佑。“慎重追远”。
孔子说过: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可能是不相信神能够带来保佑的,但孔子很重视“祭奠”这件事,因为“祭祀”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感怀。
所以说,如果祭祀的本质是感怀的话,那么我们见到了别人家的先人,最多是表示一下尊敬,并没有感怀可言,也没有必要祭拜,因为我们并不了解。
所以说,如果我们见到一个神就拜一个神,见到一个佛就拜一个佛,那我们就把这种“祭祀、祭拜”完全当作了一种保佑的行为,希望所有被你拜过的神、仙、佛、菩萨都能够保佑你。这个时候,你的心思并不在于感怀,而在于自私的追求保佑。
樊登老师说到了生活中的谄媚,“领导家的亲人死了,你哭的很难过”。我想到了我自己的实际,我也作过这样的事情。现在想想,其实也是因为“乌合之众”的从众心理吧,因为别人都那样,你不那样,那你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但是现在想想,之所以最终还是辞职了,不正是因为总是处处处于这种“众矢之的”而找不到生存法则了嘛。
所以说: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扰,都是我们学识不够,思想不成熟的表现。因为如果知道这件事本来就不应该这么做,那么不这么做又有什么好愧疚的呢?
这是对我的一大启发哦~ 祭拜自己家的先人,是缅怀;祭拜别人家的先人,是尊敬。拜佛也是这个道理,无需见佛拜佛,想拜自然很好,那就去了解他,然后向其致敬。
见义不为,无勇也
孔子讲:智仁勇三达德。一个人最重要德三个非常好德素质,智、仁、勇。
孔子告诉我们,见到该出手德事儿就要出手,要做,不做的话,这就是一个没有勇气的做法。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这两句话为什么要一起说呢?还是要结合前后的语境,可能是有人做出了谄媚地事情,做出了糟糕的行为,但是并没有人制止。没有人认为这样不合适,甚至是即便觉得不合适也出于各种顾虑而不敢言。
所以,这句话,都是指向“私欲”的,当我们对自己的私欲考虑过多的时候就会谄媚,就会见义不为。
这句话,真的是说的是生活,却见证着人性啊。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做到,真的是太难了。这也让我想到了,一定要充实自己的能力,这样我们就不用去谄媚别人,也不用去顾虑别人而勇敢作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