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气,很气,当时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然后摔了很多东西……”
这个朋友跟对象吵架,然后摔了家里很多东西。她说跟对象吵起来,根本就控制不住脾气,只想对着他发泄出来。我安静地听着,偶尔附和下。
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情绪问题,比如和生气,比如愤怒,比如失望……有的人失恋,一两年都走不出来,他陷在悲伤的情绪里出不来。因此,不少人受到情绪问题的困扰,希望可以不被它牵着走。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不被情绪控制?
首先,我们来看情绪是如何产生的,知道情绪产生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我们主要看的是通过认同自己的想法而产生的情绪。如果是本能的负面情绪,比如对猛兽的恐惧,这是我们的生存本能。
一对情侣吃饭,男生点餐时没有说不要香菜,等上餐后,女生发现菜里有香菜,于是跟说了对象几句。而男生对她说把香菜挑出去就好,结果女生更生气了,饭没吃就走了,而男生也没来追。回家后,女生越想越气,更加不想理人。
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来看情绪的产生。情绪由三个要素组成:解读+认同+重复。
解读是根据我们的固有认知来解释所遇到的事件和想法。
认同是在这些想法产生时,我们选择了认同它。
重复是同样的想法反复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通过这三个要素的作用,我们体会到强烈的情绪,当我们多次体验同一种情绪时,它就成为了我们自我认同的一部分了。每次与之相关的想法再次出现,我们又会体验到这种情绪,并且它还会变得更强烈。
也就是说解读+认同+重复=强烈的情绪。
负面情绪多源自我们对某件事或某个想法的解读。比如上面案例中的女生,她认为对象没有记住自己的不吃什么,这是不在乎自己的表现,于是有了情绪。
当她有了男朋友不在意自己的想法后,通过对方的表现,她认同了这个想法,于是情绪便生根发芽。
当然,情绪能持续存在的一个原因是重复。比如女生回到家后,情绪还没有平复,而且一想到对象的行为,于是更生气了。后又想到对象没有来追自己,气上加气。
通过我们对某事的解读,然后认同这个想法,接着不断重复这个过程,于是产生了强烈的情绪。
现在我们知道了情绪的产生过程,那么我们也就能有办法改变自身的情绪问题了,那就是改变我们解读的方式。
通过分析我们是如何解读事件的,然后改变它。我们要知道自己基于事情的想法或者想法,比如对方没有记住自己喜好就是不在意自己,这是我们对事件的解读。而当我们把它换成,这次对象没有跟店家说不要香菜,一时忘了,并不是不在意我。而且,他后来愿意挑出去。这表明他没有不在意。改变解读方式后,我们就不会产生负面情绪了。
那如果已经产生了情绪,又如何释放呢呢?
我们想要放下情绪,需要观察到它,也就是知道我们产生了什么情绪。而是定义这个情绪。情绪是一种暂时性的体验,它就像我们日常穿的衣服一样,是可以换掉的,并不是我们自己。
比如当我们说“我很生气”和“我感到生气”这是两种不同的定义。我很生气,这说明我认同了情绪,而我感到生气,是我正在体验生气这种情绪。我们在体验某种情绪,这并不是真实的自己。
当产生了情绪,我们需要释放,有五步:
首先,专注于自己想处理的情绪,放下它,我们会变得舒服和自在。
其次,问自己问题:可以放下这种情绪?可以接纳这种情绪?可以拥抱这种情绪吗?
接着,问自己:我会放下这种情绪?我会接纳这种情绪,以及我会拥抱这种情绪吗?
然后,问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
最后,尽可能多次重复这个过程,直到这种情绪消失。
比如我想处理生气这种情绪,我想放下它。我告诉自己可以放下、接纳和拥抱这种情绪。同时,我也会放下、接纳、拥抱这种情绪,而且,是从现在开始。如果到这里,我还有情绪,然后我继续问自己,继续回答问题,直到情绪得到释放。
以上内容是《情绪由我》这本书中的主要内容,它告诉我们情绪其实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掌握了理论和方法,就不会再受情绪失控的困扰。
如果你也喜欢读书写作,欢迎互相交流学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