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发布一周年之际,新华社受权发布相关通知精神,再次彰显了党中央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松绑减负的坚定决心。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犹如顽瘴痼疾,严重束缚基层工作的开展。基层作为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 “最后一公里”,至关重要。制定《若干规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健全长效减负机制,对深化拓展整治工作意义非凡。
从实效来看,通知要求的严格执行带来了显著变化。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统筹减负与赋能,基层干部得以从形式主义的枷锁中挣脱。比如,一些地方文件数量明显减少,会议不再冗长繁杂,干部有更多时间深入基层调研,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中央层面专项工作机制定期督促检查,确保政策落地。各部门在工作安排中更加实事求是,履行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对违规行为严肃查处,形成有力震慑。
基层减负实效不仅体现在工作时间的增加,更体现在工作质量的提升。干部们能够将精力集中于落实工作,积极担当作为,推动地方发展。以某乡镇为例,在减负后,干部们全力投入乡村产业规划,成功引入特色农业项目,带动村民增收。
持续深化基层减负工作,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创新工作方式,巩固现有成果。相信在各方努力下,基层将迸发更强活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