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 苏苏Sawsan(susu2023nsz)
简介 l 一人行走中东北非,从高校教师辞职
投身于互联网行业的,理想生活践行者
之前总结过一个原创的“行动力五力模型”,最近一周日更总是拖延到一天的最后一小时,不是很理想,用这五力模型拆解分析一下。
1. 清晰力,是行动力的基础
2. 注意力,是行动力的前提
3. 聚焦力,是行动力的方向
4. 持续力,是行动力的关键
5. 改变力,是行动力的目标
01 清晰力
模糊的状态是会一直占据着心智带宽,就像手机里在后台开了很多应用,消耗着手机性能。
001 日更的时间不清晰。理想的状态是早起日更,可是尚未养成早起的习惯。
中午能日更完也还不错,但中午1.5小时吃饭、阅读、午休,很少能抽出空来写作。
于是日更这件事时间一直没定下来,便拖延到了晚上最后一刻,一整天都在为日更操着心。
002 日更的主题内容不清晰。没有建立自己的冗余选题库,就是一些备选的写作主题合集。
每天都在绞尽脑汁想写什么主题,写什么内容,如果能以此来敦促自己更加留心生活,那也是不错的。
恼人的是临近晚上开始写作了,也没想出写啥内容,始终处于模糊状态。
003 日更的框架不清晰。有自己常用的写作框架,会让日更变得更加容易,比如黄金思维圈Why?What?How?
又比如今天的文章五力模型,哪五个力是非常清晰的,围绕框架开始写就完事儿,写作变得简单,所以总结几个万能写作框架也非常有用。
02 注意力
人类的大脑大概有50%的时间都在分心,大脑有两种模式:
【DMN-默认模式网络】——分心模式
过往各种零散的念头,尤其是负面信息(你的担忧、焦虑、恐惧等等)不自主地在大脑中中浮现,占据着大脑的CPU。
这些悬而未决的事,让我们不自觉地分心,无法专注于手头的事情,并产生焦虑。
【CEN-执行模式网络】——专注模式
是一种专注的心流模式,全身心地投入在某件特定的事情当中,能让人感到充实与成就感。
就像手机的飞行模式,自动排除了外界的一切干扰,沉浸在没有打扰的状态之中。
日更写作需要专注时刻,也就是需要大脑处在CEN模式中,如果提升自己的注意力呢?
001 利用好早上。早上醒来是注意力最纯净的时刻,没有被外界信息流干扰。
002 缩短专注时间。比起大块写作时间,或许白天可以利用几个专注的十几分钟写卡片笔记,最后再花30分钟有逻辑地整合,可以让写作变得更快速。
03 聚焦力
聚焦力是对内容和方向的聚焦。
比如我的定位,是赋能、能量这块,那我写的内容最好也能够围绕这块为核心主题,内容更加垂类,会更具有辨识度。
聚焦是对中心论点的聚焦,一篇千字左右的公众号文章,有时候自己往往想要表达的内容太多了,从而陷入泛泛而谈,变得失焦。
或许现在的积累要每天围绕核心主题还有些困难,但写的每篇内容,还是要围绕自己的中心论点深入展开,才会慢慢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与内容深度。
04 持续力
当我们在获得一个新知(“知道”)时,很容易产生已经做到的幻觉。
也许在那认知提升的一瞬间,也确实可以“做到”,但仅仅这一次的神经元碰撞,还远远达不到神经元打通的境地。
因此我们要通过【重复大量练习】来打通回路,让“知道”从0-100%地一步步成为“做到”。
且只有大量练习,我们才能真正内化知识去做到知行合一。
就像我写了日更的66个理由,给自己打足了鸡血,重要的,还是要每天日拱一卒地去写。
尤其是,在自己状态不佳、或者疲惫之时,也能持续地去输出,这才是真的锻炼自己。
就像今晚,在犹豫转载好友的优势文章和自己写原创文章之间,我给自己打打气,选择了后者。
05 改变力
改变力是行动力的终极目标。
没有产出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
不以改变为目的的学习就是浪费时间。
看再多书,如果不去输出、不去实践应用,就是白看。
早起再多回,如果不用来做更有价值的事情,而是起来刷手机,打游戏,不如多睡会。
懂得百点不如行动一点,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发挥理论的作用。何况我们学习新知,本就是为了改变自己,刷新过去的自己!
不以改变为目标的行动就是伪行动!
所以日更写作的终极目的还是为了让自己有所改变,让自己变得更好。
是啊,今天又克服困难让自己变得更好了一点,挺不错的!
祝:
运用行动力五力模型,
让自己日更更有行动力!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您的细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