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共读中,我们知道史铁生所说的死神的四大克星,它们分别是:爱、自我价值、自信心和平等。他认为最重要的爱,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为爱发光。
我们总是抱怨人生太坎坷。如果我们可以过上一种心想事成的生活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无忧无虑了呢?
在《我与地坛》中收录的《好运设计》这篇文章里,史铁生就说,当我们觉得背运的时候,不妨随心所欲、天马行空地遐想一番,自己为自己设计一些好运来。
现实真的会如我们想的那样美好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共读,领略作者笔下的充满哲理的人生吧。
01
当我们不如意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独自一人来一场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设想。我们可以大胆一点地设想自己的来世。
不要在乎其他人是否在嘲笑我们。也不要担心这是在做梦,是不是自欺欺人?
就像史铁生在文中写的那样,人总要有希望,希望能否实现,也要等到做了之后才能知晓答案。没有人会嘲笑希望。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梦想设想得更完美一些呢?
如果我们能随意设定自己的人生,史铁生最先想要获得的优势是:聪明、漂亮、一副健康的身体。
不过我们都明白,从一出生开始,人就不平等。
有人丑,有人美;有人笨,有人聪慧;有人身强力壮,有人带着病体出生。
不可否认的是,一个人的出身真的太重要了。不是说出身在乡下、农村就要被嫌弃。
而现实却是出生在偏远地区的孩子,接受新事物、领悟新思想的机会远远少于城市的孩子。
史铁生说:当年在陕北插队的时候,看到一些聪慧超群的少年。他就会禁不住地想。这帮孩子如果能生在一个好点的地方,接受好的教育,他们的未来必定是非凡的。
可现实却是,那帮孩子的未来,一眼便能看穿。
遵循祖祖辈辈的老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种秋收夏忙冬闲,日复一日,重复相同的故事。
到了结婚生子的年纪,找一个跟自己差不多的人成家立业。而他们的下一代还将延续自己的脚步。世世代代的人生轨迹都如出一辙,没有太大的改变。
那是不是出生在一个声名显赫的家庭就一好百好呢?其实也不见得。
如果父母都是不同寻常的人,孩子从小就在一个备受宠爱且恭维不断的环境中长大,这样的孩子过早地见识了成人世界的阿谀奉承,左右逢源。最后要么愚蠢,要么奸诈。想要超越他们的父辈会变得难上加难。
那我们能不能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到一种平衡的家庭呢?
02
史铁生认为这样的平衡太难寻找了。
最好选择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不属于炙手可热的那一类,相对于你,他更关心自己的学术。
而母亲也有知识有文化,但又不会把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强加到孩子身上。
在这样的家庭,你会有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有一群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跟你做朋友。你们会有纯粹的友谊。
你们吵架、翻脸再哭着和好,交换彼此的秘密。约定只有你们自己才听得懂的暗号。
反正,在史铁生设定的环境里,你就是最忧的。
恰到好处的家庭、无忧无虑的童年。上学后,成绩既不出类拔萃,也不会拖班级的后退。
你兴趣广泛。音乐、美术、竞技体育样样精通。你简直就是天选的幸运儿。你无所不能。
到了谈恋爱的时候,一个堪称完美的女孩子就像是上天刻意为你安排的一样,让你们就那么悄然地相遇、相识、相恋。你们顺理成章地准备走进婚姻的殿堂。
可是仔细想想,这样的爱情、这样的人生,你会珍惜吗?
一切来得太过容易,反而不懂得珍惜。
没有挫折、没有坎坷、没有望眼欲穿的期盼,没有撕心裂肺的煎熬,没有痛不欲生的痴癫与疯狂,没有万死不悔的追求和等待,成功来临的时候,你怎么会有万分的喜悦呢?
都说:没有在深夜痛苦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没有经历过失去的痛苦,怎么会感知到拥有的珍贵。
我们要明白的是,不管是好运也好,幸福也罢,这其实都是我们的一种感受而已。
有人向往香车豪宅,有人追求内心的宁静;有人向往高山,有人追寻峡谷。不能说孰对孰错,不过只是一种选择罢了。
不管我们做什么样的选择,都能从自己的选择中感受幸福。
这种幸福感是因为我们曾经历过痛苦与磨难。如果我们通过一件事或者一些事获得了幸福感,这种感觉并不能持续终生。
苦难会不断地接近我们,时不时地让我们痛苦一下、郁闷一下。我们只能不断地通过战胜问题去获得幸福感。
所以,我们的人生总是悲喜相加。所以,当没有了痛苦的衬托,幸福感也会荡然无存。
03
我们常说: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不仅是一种心里暗示,更是我们对获得成功的期许。
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我们会遭遇失利、不如意、不顺心,也会收获开心、快乐与成功。
当我们对目的的在意程度变低,去感知过程的时候,就不会太过焦虑,幸福感就会慢慢提升。会为取得的一点小小的进步而欣喜,即便是暂时没有收获也不会太过沮丧。如史铁生说的那样: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
要想达到淡然对待痛苦,需要修炼。当我们把结果看淡、把目的看轻的时候,我们才能欣赏过程中苦与乐。
我们要明白:好运不是设计出来的,好运是感知出来的。
好运是在我们把关注的目光从目的转移到过程时,从对目的的焦虑转移到对过程的关注时,自然而然获得的。
好运就在我们身旁,就看我们能不能用一颗不那么急功近利的心找到它、感知它。
每个人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星星,史铁生的那颗观望他的星星会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期待名谈的共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