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就参加了小渡成长与督导学院的第二次课程,韦老师讲写作。感触颇多,觉得韦老师太牛了,每一句话可以说都是直击我的卡点要害。
从2019年8月加入网校学习,就一直听老师再讲“学做研教写”的重要性。然在学习过程中,我总是在为自己的各种懒找借口,总是抱着自己固有的观念,不愿意突破原有的自我,不愿意“往外掏”。成长的脚步也被限制了。
疫情期间宅在家里,没有了更多的与同学之间交流和相互的监督,促进,更是又躺在了舒适圈里,懒懒的不远动弹。复工复学后,又有了遇到“麻烦”的孩子的求助,又再一次的激发了我的斗志,希望自己能真正学会往外掏,更多更好地帮助到有需要的孩子。这一次从心底里做好被韦老师“修理”“修整”的准备,逼着自己要往前迈出一大步。而韦老师提到的写,就是我需要突破的第一道难关,因为不愿意向外掏,我也就懒得写,甚至是在工作中也懒得去反思,去记录自己的得失,还用“反正自己无欲无求”来麻痹自己。将自己牢牢的放在舒适圈。这也是我停滞不前的核心问题。
韦老师这两次对小渡的督导课,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问题,重观自己的选择。也是让自己在韦老师和同学们的监督之下对自己痛下狠手的机会。
韦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验告诉我们,写的重要性。还有啥犹豫的呢,哪怕会被批的体无完肤,也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动起脑动起手来,试试把内心思考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也试着让自己往外掏,给自己换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