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文章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是不能吃辣的,因为我的胃受不了。所以在我家,但凡只要我下厨,是肯定不会做一些“跟辣相关”菜肴的。就算平时和老芊一起出去外边吃,也几乎很少点“与辣有关”的菜。当然这么说,也并不是意味着一点辣都不行。像坊间那道有名的“酸菜鱼”,我还是喜欢“微辣”型的。也说不上为什么,我总觉得,“微辣”状态的酸菜鱼,那一份鱼汤的味道特别鲜美!但那鱼肉嘛,呵呵呵呵……我不会去碰,因为我受不了那股子的鱼腥味。
不过,我家老芊倒是爱辣,有一段时间几乎到了“无辣不欢”的地步。凡她喜爱的菜,必得加点辣。搞得我和孩子很无语。但她我行我素,只要她能吃得开心,她才不管你们爱不爱辣、能不能吃辣的问题。正应验了那一句“只要你不尴尬,那尴尬的就是别人”。不过事后我们发现,老芊虽爱辣,但着实也只处于“初级阶段”。对于那种真正的辣,她也受不了。每次遇到像变T辣一类的食物,辣得直伸舌头不说,还满头大汗,把自己整得像个啥一样。难怪孩子给她取了一个形象的绰号,“伪辣者!”
前些天,二弟来电说,老家镇子上那家百年老字号的打面馆重新开张了。对我而言,那可是一种极度的Y惑啊!我的家人、亲戚朋友,谁不知道我嗜面如命?所以上个周末,趁着和老芊一起回老家探望老妈的机会,专程去那家打面馆一饱口福。说真的,还“真没白来!”
打面,是老家那一片的一道非常出名的面食,纯手工制作。如果从它的“历史”上来说,这面条能和明太祖朱元璋直接扯上关系,说它是“御面”都毫不为过。面条虽不精致,但胜在“劲道”上。这种劲道,是其他地方的面条所不具备的。正是因为劲道,所以久煮不煳。烹制的方法也有多种,古镇老街的这家面馆,最出彩的算是“生炒牛肉面”“皮卷鸡蛋面”等。关于这个话题,我在前段时间曾专门在一篇名为《次坞打面》的文字中详细介绍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当老板把煮好的面条端上桌的时候,老芊突然瞥见桌子上用透明壶装着的、那大片红色鲜艳的剁椒辣片,顿时双眼放光。
把辣壶拿过来,轻轻地打开盖子,霎时,一阵稍带辣味的清香扑面而来,那是一种很具Y惑力的味道,让我都忍不住地想尝尝。但最终,还是被我理智地克制了。老芊接过辣壶,随手从身边的餐具盒里拿过一汤勺,舀了满满一大勺子的辣片放在自己的面里,一边用筷子搅拌着面条,使辣片匀入面汤里,一边将鼻子凑近那碗面,使劲地闻着那特有的辣香……那模样,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Y君子啊!
一下子放这么多的辣片?我差一点被她这豪迈的举动惊呆了!
老芊抬了抬正在大快朵颐的头,见我呆呆地望着她,“咋了?”
“你这……放这么多的辣片,没事吧你?”
“能有啥事?”老芊根本就没停下来,夹了一筷面放嘴里,边嚼边用含糊不清的口吻对着我,“嗬,味道真好……这么好吃的面条,好久没吃了。”又朝我的面碗看了看,“快点吃啊!愣着干什么?”
“真不辣吗?”我看她那漂亮光洁的额头已经渗出些许汗汁了。
她喝了一口汤,细品。“嗯,稍微有点辣,但还在可接受范围内。”缓了口气,“不过,倒是确实香,真的。”又抬头看了看我,“我建议你也放点。不用太多,稍微放一点就行。特别香。”说完,趁我不注意,很恶作剧的舀了一小勺辣片放在我的碗里。
我原本是不想放辣片的,但现在既成事实,就只能凑合着吃。大不了,让老板重新再做一份。低下头,先喝了一口汤。除了惯有的鲜美外,并没有喝出那种辣的味道。再喝口汤,还是刚才那感觉。——什么情况?我的味觉出问题了?
刚好这个时候,老板给旁边那桌的顾客送上面条,见我们俩这般的小心翼翼,便开口道,“这种辣片,看起来好像很辣,其实并不太辣。不过因为它那份特殊的香味,倒是更容易下饭。”
老芊忙问,“老板,这种辣片,哪里有卖的?”
老板笑笑说,“外边是没得卖的。这是我们家自制的。”
老芊朝我看了一下,又看了看老板,“太好了。我们想买这样一壶,不知道……”
老板忙不迭地说,“有,有,有。就这样一壶,19元。”
3.5L,才19元,不贵啊!当下就成交。
老板还说,“如果觉得好,吃完以后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微信也行。包邮给你送到家。”说完便和老芊交换了联系方式。
用餐完毕,喜滋滋地将辣片放到车上,将其驮回了家。随后,家里做菜时,老芊都会将其敷一些在她喜欢的那些菜上,美其名曰,“调味!”一段时间下来,连我都习惯这“微辣味”了。
这些天,因为不需要太早去学校,所以有时间给自己做早餐。习惯给自己做一碗面条,外加一个荷包蛋。今天煮面条时,直接将一小勺辣片放在锅里,与面条一起煮。不曾想,辣片下锅的瞬间,那一股并不太浓郁的香辣味刹时充盈整个厨房,让人食欲大开!。那一屋子的浓情,令人陶醉……原来,辣片真正的味道,“在锅里!”
那一阵诱人的香辣味,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