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意见》明确,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离开人才,乡村振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地要把人才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凝心聚“智”,招才引“智”,不断形成“乡村爱人才,人才爱乡村”的生动图景。
坚持党建引领,奏响人才振兴“最强音”。“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做好乡村振兴人才工作是具有国家战略性、制度长远性的工作,要强化党建引领,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围绕乡村人才引进与培育指导,坚持“引、育、留”并重,用活、用好各类人才资源。更好统筹人才工作一方面要着重就地取“才”,充分地利用好家门口的人才,把“土专家”“田秀才”聚起来,把身怀绝技的致富能人“挖”出来。另一方面要扩大人才输入渠道,创新人才引进方式,“走出去”“请进来”,通过政策引才、柔性引才和就地引才等人才引进机制,不断拓宽农村人才引进渠道,为人才振兴注入红色动力,奏响人才振兴的“最强音”。
厚植人才沃土,涵养人才发展“源动力”。“搭建平台筑巢引凤”。正如好苗离不开沃土一样,人才的成长离不开一个好的环境,在发现和培育本土人才过程中,占领人才高地,注重自上而下打造乡土人才“孵化基地”。培育人才强地,打造人才园地,要涵养人才的“土壤肥力”、干事创业的“磁场引力”、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人才引得进,还要留得住,把乡村打造成人才培育的“洼地”,必须要精于“搭台子”,既要用“薪”留人,也要用“心”留人。为人才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工作环境,要打好“感情牌”,甘当“店小二”,深耕人才发展“沃土”,让他们拥有“他乡亦是故乡”的归属感。
育强人才引擎,构筑乡村振兴“硬支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既要坚持党建引领,也要加强人才培育,结合乡土人才实际需求开展“点餐式”培养,对人才特点有充分的把握,结合其特点将人才培养成为振兴工作的“多面手”。乡村振兴一线是人才成长成才的“大舞台”,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强力量”,打造好一支强劲的乡村振兴人才主力军人不仅要靠“输血”充能,更需要着力培养造就本地人才,实现“造血”强能,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为乡土人才提“质”。建强乡村振兴“人才引擎”,燃旺乡村振兴“一把火”,构筑乡村振兴“硬支撑”,写好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