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引起很多人的情感不适,同时人们往往忽略了他的后半句“其善者伪也”,善是通过后天努力可以达到的,至善即圣人。荀子这种后天努力的思想,只是他政治主张的一个前提和伏笔,荀子真正要隆重推出的是他的礼治主张。实行礼治,天下便能大治,信奉礼义,普通人也可以成为圣人。
要成为圣人,首先当然是信奉礼义,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还有什么关键的环节呢?这就涉及到荀子的另一个重要主张,那就是“师法”,关于“师法”的问题,荀子在其他篇章中已经多有论述,在《性恶篇》中,荀子主要从性情的角度,告诉我们只有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才能成为大智大勇的人,也就是圣人。荀子“师法”的主张与他注重实践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也是他与孟子主观主义主张的最显著分歧。
11 “人之情乎!人之情乎!甚不美!”
荀子首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在故事中,尧帝问虞舜:“人情何如?”我看到的译本,都把“人情”两字照搬下来,这很容易引起现代人的误解,因为如今“人情”的含义基本上都是特指人情世故。
在荀子这里,“情”是与“性”高度相关的一个概念”,荀子认为,天性中表现出来的好恶和喜怒哀乐等叫做“情”,即情感、情绪等。“性”和“情”有时难分彼此,便合称“性情”,或者“情性”。所以尧帝口中的“人情”实际上就是指人的性情。
虞舜回答道:“人的性情这个东西很不好,这还用问吗?一旦结了婚生了孩子,对父母就没有那么孝敬了;一旦渴望实现的欲望满足了,对朋友就不大讲诚信了;一旦高官厚禄到手了,对君主就没那么忠心耿耿了。人的性情这个东西呀!人的性情这个东西呀!非常不好,这还用问吗?只有贤德的人不会这样。”
荀子借虞舜说的话真是厉害啊!现如今的社会依然如此,在你的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人,当他有重要的事情求助你的时候,那个嘴巴甜啊,似乎什么都可以答应,什么承诺都愿意,但一旦事成了,大概率他会认为这是他应得的,他所有的承诺早已抛到九霄云外。正如老子说的“轻诺必寡信”,这就是人性。
12 大智大勇之人
人生来就具有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叫做“知”,即感觉、知觉。获得的感觉、知觉与外界客观事物相符合的叫做“智”,即智慧。可见人人具备认知能力,但不同人的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这多半受到人的性情影响所致,即受个人好恶取向和喜怒哀乐情绪的影响。所以荀子把人的认知能力分为“圣人之知”、“士君子之知”、“小人之知”和“役夫之知”。
说话很多,既有文采又有条理,随时可以发表自己的独立观点,谈论对各种事物的看法,旁征博引,千变万化,但纲领只有—个,这是圣人的睿智。不轻易发表观点,但一旦说话,简洁、直接了当,有理有据,观点陈述总围绕这一个准绳,这是士君子的智慧。
说话滔滔不绝,行为悖乱无理,做事反复无常,这是小人的巧智。口齿伶俐,脱口而出,语无伦次,淫巧奇技懂得很多但不堪大用,分析问题迅速,言辞运用熟练但无关紧要,不顾是非,不讲曲直,总想胜过别人,这是贩夫走卒的浅知。
关于“勇”,荀子在《荣辱篇》中已有专门的论述,他说“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争饮食,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不畏众彊,牟牟然惟利饮食之见,是狗彘之勇也。为事利,争货财,无辞让,果敢而振,猛贪而戾,牟牟然惟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说到底,还是义利在“情”上的不同体现。
在此,荀子又把“勇”区分为“上勇、中用、下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景象。
他说,坚信天下有正道,敢于挺身而出;信奉先王之道,勇于贯彻执行。对上不顺从乱世之君,对下不乱世之民同流合污。只要仁之所在,则不避贫穷,只要仁义沦丧,则不屑于富贵。天下人如果认同他,就愿与天下人同甘共苦做大事,天下的人如果不懂他,他就岿然屹立于天地之间而无所畏惧,这是大勇之人。
恭谨有礼,思想单纯,注重公正诚信,轻视财货,勇于举荐贤者使其位列己前,敢于把不肖之人拉下马、罢免掉,这是中勇之人。
轻视生命。看重财货,习惯于闯祸,然后多方设法解脱,只求暂时摆脱困境,不关心是非和真相,一心要胜过别人,这是下勇之人。
13 良马如何才能日行千里?
繁弱和巨黍都是古代的良弓,然而如果没有排檠来矫正,它们就不可能成为良弓。
齐桓公的葱、姜太公的阙、周文王的录、楚庄王的留,吴王阖闾的干将、莫邪、巨阙、辟闾,都是古代的宝剑,但是如果不经过磨砺它们就不可能锋利,不借助人力它们就不能斩断东西。
骅骝、骐骥、纤离、绿耳,都是古代的良马,但是,前面必须有马嚼和缰绳加以控制,后面必须要有马鞭的威胁,还要有造父那样能手驾驭,这些良马才能日行千里。
人即使拥有良好的潜质和良好的辨别理解力,也一定要拜良师去学习,选择良友来结交。跟随明师,听到的就是尧舜禹汤的圣王之道;结交良友,看到的就是忠诚、守信、恭敬、礼让的德行。日积月累,自己不知不觉中就达到了仁义的境界,这是潜移默化的结果。
如果与不善之人相处,那么听到的就是蒙骗、诬陷、欺诈和虚伪,看到的就是肮脏、侮谩、过分、邪恶和贪婪的行为,不知不觉中就陷入了遭受刑戮的境地,这也是潜移默化的结果。
古书上说:“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左右。”不了解自己的儿子,那看看他的朋友就清楚了;不了解自己的君主,看看他身边的亲近大臣就清楚了。这讲的就是环境熏陶,潜移默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