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之801001
【原文】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白话】孔子说:“好勇之人厌恶贫困,就会作乱生事。不仁之人,对他厌恶得太过分,也会让他作乱生事。”
【思考之一】本章讲了哪两种乱?乱从何处生?
本章,圣人举出了两种比较典型的“乱”象,一是“好勇疾贫”;二是“人而不仁,疾之已甚”,这两种乱象分别是从自身和他人的角度出发,其结果都会导致作乱。
为什么“好勇疾贫”会乱呢?李炳南老先生说:“好勇疾贫,此人将作乱。疾贫,就是怨贫。《论语·里仁篇》:‘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贫贱虽是人之所恶,但是君子能安之,普通人可以正当方法去之,好勇的人则怨之。一个人既好勇,又怨贫,故将作乱。”面对贫贱,君子、普通人、好勇的人三者的态度和方法是截然不同的,唯有好勇的人才会作乱。
勇,是一种胆大勇猛向前冲的特征,好勇,就是习惯于向前冲;本身是一种美德。疾贫,就是对贫穷贫困心生厌恶,不能忍受,不能安于现状。当好勇的特征与疾贫的心理融为一体时,就会动歪脑筋,为了改变贫穷而不择手段,或偷或抢,犯罪团伙很多就是这样产生的。《水浒》中的许多梁山好汉就是典型的好勇疾贫,凭着一身本事,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凭拳头说话,本质是目无法纪的作乱行为。
新冠疫情以来,美国各地盗抢案件频发。2021年12月2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说,有组织地打砸抢犯罪激增的根本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据福克斯新闻报道,抢劫者的目标一直是全国各地的商店,旧金山、洛杉矶、芝加哥、西雅图、纽约和明尼阿波利斯等城市的商店被抢走了数千万美元的商品。在多个奢侈品店铺和零售商店,成群结队的暴徒肆无忌惮地抢劫、盗窃商品。他们气焰极其嚣张,听到警笛声都不慌乱,甚至还和警察缠斗。
夫子说“勇而无礼则乱。”李炳南老先生说:“勇敢、直率,都是很好的行为,但若违背礼节,那就有弊病。勇敢而无礼,凡事做得过分,便会扰乱上下左右的秩序。”美国社会好勇无礼的文化特征,才导致了遭遇疫情后比别的国家更严重的骚乱。
为什么“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会乱?
“人之初,性本善”,人生下来都有仁爱的特性。人而不仁,就是一个人走了弯路,接触了不好的环境,交了坏朋友,价值观被颠倒了,所以不仅不代人着想,利益他人,反过来觉得打人、骂人、偷抢别人的东西很正常。这种人很容易遭到社会大众的歧视,另眼相看。
这种人的心理其实也很脆弱和矛盾,他也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尤其是家人的尊重,但做出来的表现却又不尽人意。所以会走极端,要么内心敏感,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要么如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反正这样了,干脆坏到底。这种人其实是非常值得同情怜悯的。
这时候,如果再“疾之已甚”,再施加过分的讨厌、憎恶的话,那就是要把他从人群中彻底驱逐出去,往死路上逼,不给他一条活路了。《水浒》中,豹子头林冲也是被奸臣高俅陷害,一步步被逼上梁山,落草为寇。
这个时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种人的人生观发生了颠倒,认为所有的不幸都是别人造成的,所以他怀着仇恨的心理,而且这种仇恨在不断地滋长,负面情绪在不断地累积,就像炸药包的能量积聚到了临界点,只要有个导火索点燃,就会引发爆炸。所以当他与别人再发生一点点小矛盾,就很容易走极端,但旁人又怎能知道他的内心状况呢。
一般人相处,偶尔有冲突,彼此还能控制和退让,而当一个人已经走投无路、退无可退的时候,他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反过来,如果能够以慈悲之心待人,也许你无意中几句关爱的话,就会打消别人的报复心念,化凶为吉。前些年的马加爵报复杀人案中,得罪过他的同学,他都毫不留情,成了刀下亡灵;唯独一位在他病中给他买过盒饭的同学,被他放过,死里逃生。所以,如果对这种可怜人还要嗔恨,那说明我们没有一点慈悲心,说不定我们随意的几句话和动作,就犹如在对方的伤口上撒盐,成了压垮别人内心的最后一根稻草,引来了对方猛烈地报复,成了那个最倒霉的人。
好勇不一定致乱,但好勇遇上疾贫,必然作乱。如同干柴遇上烈火,一点就着。同样人而不仁,也不一定会乱,但疾之已甚,必然会乱。反过来,久旱逢甘雨,长久的旱情,一场雨就能解决。所以为政者当明察秋毫,洞悉乱之因缘,切断链接,不使乱象发生。
【思考之二】到底是什么在作乱?
《论语·卫灵公篇》第27章,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蕅益大师注释说:“二皆自乱自己耳。”乱德、乱大谋,都是内心的乱,是自乱阵脚。李卓吾云:“一失之浮,一失之躁。”当一个人内心失去持守,就会偏于两端,要么轻浮,要么急躁,从而导致了外在的乱。
本章“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好勇的人,遇到了贫困的原因,因为受不了,就会作乱;不仁的人,如果被嫉妒逼迫得太过了,也会作乱。乍一看,好像是因为有外在的贫困、被人逼迫的原因,是因为外因的关系。但真正起决定、主导作用的还是内因,真正乱的是自己的心,是自己的身口意在作怪,身口是工具,心意为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