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奶奶的菜地。那是个不大的角落,就在老屋后面,一片用木篱笆简单围起来的小天地。每到夏天,清晨的菜地总是带着一层薄薄的露水,菜叶上闪着晶亮的水珠,让人看了心里觉得特别舒服。
记得我常常跟着奶奶到菜地里帮忙。奶奶总是先把土壤翻得松软,再一粒一粒地播下种子。她的手虽然粗糙,但动作却异常细腻。看她忙碌的样子,我就觉得每一棵菜都是她辛勤和爱的成果。我们一起浇水、除草,偶尔奶奶还会停下来,指着刚露出嫩芽的蔬菜,低声说:“瞧,这就像咱家人,要慢慢长大才能顶用。”那时我虽然听不清她话里的深意,但心里却很温暖。
午后,太阳升得高了点,菜地里偶尔会有阵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和泥土的芳香。奶奶总喜欢坐在地边那把老藤椅上,看着我们忙碌,然后笑着摇摇头,好像在说:“这些小家伙,终有一天会长成大菜。”我在一旁捡拾落叶,耳边听着她那低沉而平静的话语,觉得整个世界都被这片简单的绿色包围着。
到了收获的季节,菜地里满是成熟的蔬菜。红彤彤的辣椒、翠绿的黄瓜,还有沉甸甸的茄子,仿佛在告诉我们:努力总会有回报。每次采摘时,奶奶总是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把新鲜的蔬菜送进厨房,再做成简单而又美味的家常菜。饭桌上,爸爸、妈妈,还有我,总会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这片小小菜地带来的丰盛与温暖。
如今,我离开了村子,来到城市工作和生活,但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总会想起那片熟悉的菜地。奶奶的背影、她专心浇水的样子,还有那吹过菜地时沙沙作响的风,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那不仅是一块种菜的地,更是一段甜美而朴实的回忆,是家的味道、亲情的力量。
尽管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繁华喧嚣,但奶奶的菜地始终提醒着我,幸福其实就在这些平凡的日子中,每一滴汗水与每一声笑语都构成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当想起它,我就会觉得,回家,是我永远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