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学期才开始,但感觉就在赶进度。课时的时间不够用,因而明明每个单元都有作文课,但很多单元因为所谓的赶进度,或者是这个单元的作文不重要,老师们就选择不上了。这样其实是对课本精心设计的浪费。输出环节能有效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也能对本单元教学进行有效评估。如果我们都肯定写作课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要来解决课时不够用的问题。
老实说,我现在也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够用。课间都有学生来找我背书,一个单元好一点的班级几乎要求每一篇文章都背,差一点的班级要求2d和语法框,以及某些段落。另外加上单词,短语,句子的默写。一周半的时间要求上一个单元,其中包括了新支点五节作业,以及背诵和默写任务,这些任务对学生来说太多了,对老师来说时间根本完全不够用。需要抓这么多吗?真的需要抓这么多吗?对学生来说有效果吗?我不能给你一个确切的回答,因为我和我的同事也还在探索。
1. 一定要口头背诵,分层勾画篇章或段落。
千万不要觉得学生在耳边背书听着烦,就直接让学生默写。如果一直让默写代替背诵,你会发现班上的娃娃不重视朗读,会变为真正的哑巴英语。本学期我刚接到的一个班,发现好多同学读书读不整齐,磕磕巴巴,因为他们不会断句,读得少了。口头背诵很容易混乱,有个老师的分享我感觉可以参考,一次可以五个同学一起背,老师重点就听人称时态单复数这些点,只要背错,重新排队。老师对这些点的重视,也会让学生慢慢把书背准确,以后读书也能尤其关注这些点。这些点不就是基础最重要的一些点吗?
2. 利用好听力材料
很多老师似乎已经注意到了,有的听力材料值得背诵。值得背诵的材料可以让学生背诵,第二次上课以挖空关书填词的方式检测学生对相关重点的掌握情况。据我观察,有经验的老师会很好地去利用听力材料,一番“抄默翻”下来,还得亲自去老师那里背诵一遍。课前也齐声朗读听力材料。听力材料一般都是地道的口语对话,这样反复输入地道的语言,学生的口语表达在不知不觉中就在提高。
3. 重点抓单词短语
课文能背诵后,如果时间不够,就没有必要成篇成篇默写。可以选择一些句子,特别是那些学生学了后能举一反三运用到作文中的句子。早自习如果不给学生多点时间背书,很多学生是没有成块的时间去背书的,所以早读25分钟如何高效运用?一般来说跟录音齐读要花五分钟,有的班级可以提前五分钟开始,自己背诵可以花十分钟,留下十分钟写一个短语或句子单子。但据我目前的观察,很多孩子都是早自习在记待会儿要听默写的内容,如果把第二天要默写的内容头一天晚上布置成作业,那么早自习学生就能有背书的时间。
班级稍差的班,一次性听写一个单元,学生有点吃不消,可以分成两次听写,单元结束后再整体检测一遍。有经验的老师一般一个单元的单词会听写到三遍,前面两次过关与否不重要,只要最终学生过关率高,那说明本单元孩子们掌握还不错。但再好的过关率不经常复习,孩子们也容易遗忘。所以文科教学有时候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对抗遗忘?
总结一下,英语教学常规管理确实琐碎,但不要因为过于繁忙而陷于表面工作,也不要因为过于忙而太焦虑。思考一下语言学习应该抓的一些重要环节,有的其实可以得过且过。但有的能慢就慢,比如阅读做题方法,如何去勾画,定位,跳过生词去读大意,长难句的分析,该花的时间要花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