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ofo放出消息,在8轮共6.5亿美元融资后,最后一轮融资也接近完成。伴随着这轮“共享经济”狂热的,除了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外,还有最会抓热点的乐视,最近又创造了新名词“共享电视机”。据乐观者估计,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规模将增长40%,到2020年为止将占据GDP的10%。究竟,共享经济是新经济模式,还是又一个看破不说破的国王的新衣?
共享经济不是新玩意儿
共享经济诞生的土壤是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欲望的无穷性之间的矛盾。百科释义:共享经济是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会或个人有偿让渡资源使用权给他人,让渡者获取回报,分享者利用分享自己的闲置资源创造价值。严格说来,共享经济古已有之,远的如客栈(住房资源)、青楼(性资源),近的如上世纪在美国诞生的自助洗衣店等。 现行所谓共享经济,本质是科技进步所催生的新的资源集中和分配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资源的分配效率。
从狭义到广义,我理解的共享经济分三种。
真正利用了闲散资源,形成C2C交易,资源出让者获得额外利益,资源获取方低于一般市场价格获得资源。如顺风车,校园时期利用闲置自行车的ofo等。资源两端都获得了收益,外部性也是正面的。这是狭义的共享经济,对社会是有益的。
资源出让方以全职或兼职的方式出让资源,和1相比,差别是这项资源并非是闲置的,而是通过传统方式也能置换金钱,只是效率未必高。 例如Uber的司机等于是以利益分成的方式加盟了Uber公司,airbnb的房东通过传统的租房公司也能将房子租出去。
企业集中采购资源,以分时租赁的方法将资源出售。表面上也叫共享经济,本质上还是B2C的。只是互联网化后,资源利用的效率提升了,消费者获取资源的成本变低了。例如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
这三种情况,第一种社会效益最好,而最后一种的资源集中度最高,带来的一致性体验也最好。
为什么共享出行可以,共享电钻就不行?
别笑啊,真的有人想用共享电钻创业呢。根据统计,一把电钻的一生,平均使用时长仅12分钟。大部分人买来不会再用,能不能通过共享模式把电钻租借给需要的人,皆大欢喜呢?
撇开补贴带来的市场泡沫,我们来分析一下共享经济的供求关系
*罗兰贝格预计:到2018年,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的潜在市场容量有望达到1.8万亿元
**据中国黄金协会统计,2015 年我国黄金首饰市场规模超过 1800 亿。
以上分析可以了解
当供给量和需求量都较大的时候,市场规模就大。市场一般是成立的。其中
如果资源价值高,就有可能容纳三种共享方式。
如果资源价值低,C2C资源出让方获利太少,通常不愿出让资源。(你愿意将自己的充电宝以每次1元的价格出让吗?),B2C模式则可以用规模经济来获取利润。
当供给量少,需求量也少(低频)时,市场规模就小。我们称为小众市场或细分市场。其中
如果资源价值高,看市场情况和企业运营的能力。模式待评估。
如果资源价值低,那么很明显无利可图,无论C2C还是B2C都没有人愿意做。
当供给量大,需求量少时,一般来说供求关系倒挂,共享市场不成立。
总结来说,有规模的市场更容易养活共享经济,但是资源价值高的空间更大,资源价值小的,依靠B2C规模经济才有可能成立。而小规模的市场,尤其是资源价值低的,就很难有可行性了。所以呢,想开发共享电钻的兄弟可以停一停了。
未来的共享经济什么样?希望不是北京折叠那样
狭义的共享经济让人备受鼓舞,高效率,低消耗,仿佛人类未来的美好蓝图。我所畅想的共享经济是“万物可共享” 。虽然自打脸了,但我真的希望有突破市场规模和资源价值规律的共享经济,能够以更高效率的技术和运营能力,发挥长尾效应,让万物可共享(也包括电钻啦)。不再有闲置和浪费,每一样物品都得到充分利用。
写到尾声突然想到,去年获得雨果奖的中国科幻小说《北京折叠》里,三个阶层的人类按照不同比例分享48小时的周期,不也是一种极端的共享经济吗?如果人类继续疯狂扩张,而地球资源不断枯竭,也许有那么一天,我们真的沦落到要共享赖以生存的立足之地和氧气。